第118节(2/3)
无奈之下,经请示政府,问清楚舰上钦使乃是钦命赴日宣慰使,大学士翁同龢后,山本权兵位下令严岛号为定远舰引航,并鸣十九响礼炮欢迎。
定远镇远二舰等二十一舰并连泊岸,将东京湾挤得水谢不通,闻讯赶来的贵族院议长伊藤博文与商务大臣陆奥宗光并海军大臣桦山资纪在码头恭迎。待仪式准备完毕,翁同龢才在刘步蟾的陪同下,慢慢走下定远舰,一落地便微笑着与伊藤博文拥抱,畅述别后情怀,全然不顾对方忐忑不安,有一肚子话要讲。
在表达了再次来到日本的欣喜之情后,翁同龢又长篇大论的说起了中日友好的历史等等话语,好不容易伊藤博文才勉强找到一个机会插话寒暄道:“原说宣慰使阁下是在五月初到的,我们也已经做好了迎接贵使的准备,却没想到贵使提前来到了。怎么贵国大皇帝陛下旨意有变吗?”
翁同龢出使日本的确是我的旨意,也是我命令海军护送翁同龢直到东京湾,原来我也没想要有这么大的规模。只是担心海军向来以前是李鸿章系统的,会对以前与李系不睦的翁同龢有所不敬,特意下旨要重视此次护航任务。却没想到刘步蟾就借着这个由头,又加上自己近来对局势的判断,才有了这两天的神神鬼鬼的行动,先是戏耍了日本警备舰队,而后又是海军整编编队直捣东京湾,让日本岸防和东京京畿防护大惊不已,更让翁某失落已久的虚荣心膨胀到了极致。
当然,我还有另外一道便宜行事的旨意在刘步蟾那,若是日本启衅,海上闹事就打船,岸上闹事的话,那便可以对岸防进行还击。
这不,听到伊藤博文的询问,翁同龢摆起了架子来,说道:“皇上旨意乃是天意,伊藤君不该问的。”
那边刘步蟾接过话头道:“翁大人乃是宣慰使,本军全权负责翁大人的安全,但有事变,则本军承担宣威任务。如今幸好海陆安宁,本军完满完成任务。”
翁同龢愕然转头,对刘步蟾小声道:“是宣慰,不是宣威,刘军门不可乱说话。”
刘步蟾笑了笑,转头与日本海军大臣桦山资纪道:“皇上另有旨意给我,本军务必于今日接回我大清藩属琉球王室,请贵国不要让本将为难。”说完正色驻足道:“日方诸人请先行,吾皇有密旨,翁同龢跪听!”
众人纷纷停步,日本人自然避嫌前行,东京湾的凛凛海风中,刘步蟾将我有关谈判的几条重点指导方针向翁同龢一一宣读。本来这个东西是应该他离京前去面见我时我向他说明的,不过近来实在太忙,所以就事后补充了这么个圣旨,由刘步蟾在他抵达东京时宣布,免得他被日本人的友好勾起了旧情,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第一,尚氏一直通过翁某乞恳琉球复藩属地位,故此事由他负责,刘步蟾协办。第二,申斥日本政府的无理举动。第三,翁某无权谈判,只需负责以上两点,日后与日本的谈判,另有特命全权大臣负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