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光绪中华 > 第101节

第101节(1/1)

目录

越大了,十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也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当即下令上岸搜索,但是范围仅限于港口的附属建筑。

这该死的朝鲜人,这里就像是没有政府机构一样,如此大的事情居然没有当地的军队过来张望一眼。萨尔曼愤懑不平的想着。

只是他哪里知道朝鲜的特殊地形造成了朝鲜那被白头山脉和咸镜山脉隔开的东北部,与都城之间的通讯极为不便,当地驻军本来就没几个,又哪里敢出来管这种闲事?

很显然,萨尔曼遇到的是一条俄国人的迷航舰或者是骚扰船,希冀延阻联合舰队的前进来为大部队的脱逃赢得时间的。萨尔曼这样想着,皱了皱眉头看了看烟火四起的清津港,在这里补给显然是不现实了。眼看时间还早,全速向海参崴前进的话,也许能早些帮上中国人的忙。

舰队在一次实弹射击训练击沉俄国的风帆舰之后,离开了清津港,趁着南风,向北方的海参崴进发。萨尔曼看了看天色,太阳在浓重的阴翳中若隐若现,这可不是个好天气。

……

海参崴的城北,宽阔的豁口之外是清国的骑兵集群,约有三千人,分别由冯国璋和左宝贵统领,聂士诚作为统兵大将军,单人独马在队伍之前,看着对面的海参崴。在他的左翼,龙旗军全部近一万人,正整军待发。在大后方,吉林和盛京两地的驻防八旗两万余人在密林中埋伏着,随时等待着主帅的命令,发动突袭。

在他面前,是近三千人的俄罗斯俘虏,往日在辽阔的辽东大地上作威作福的俄罗斯人,连日来的艰苦跋涉与清军士兵时不时的欺凌让他们早就失去了往日的骄傲,尽管已经接近开春,但是褴褛的衣衫根本无法给他们带来任何温暖的感觉,身后那几个清军将官的皮氅让他们羡慕不已。便算是最普通的清军士兵,也有棉衣可以御寒。

不满归不满,现在身后的中国人用步枪发出命令,这是聂士诚与珲春大营计议了夜夺炮台的计策后,左宝贵部建议傍晚以俘虏冲关配合步兵推进骑兵接应,以求一战能夺敌正面防线。如果成了更好,不成的话,也是扰乱了敌人的防御重点,给晚间从侧面突袭创造条件。虽然有点冒险,毕竟不知道海参崴的俄国人会不会上这个当,但是聂士诚与裕禄计议后还是同意了左宝贵的计划,也是抱着成了最好,不成也损失不多。

面前这三千人,其中有一千人是左宝贵挑选出的精兵,人人都利刃在怀,穿了俄国人的衣衫,远远望去与身边的俄人无异。天上是一艘小型飞艇,徐世昌亲自在上面查看敌军的野战炮位,以便自己的炮兵能在第一轮的进攻中尽量多的敲掉对方的野战炮。

聂士诚的右手高高举起,马鞭在空中虚劈一响,三千人的队伍在管押士兵的监视下,缓缓向前移动。

聂部向敌方的事前说明是后勤不继,无力供养数额庞大的俘虏,不管对方如何,总之今天一定要交俘,所以,俄方也早已准备好了这一刻的到来。徐世昌也已渐渐掌握了飞艇的操控技巧,在他眼里,俄军的防备一览无遗,正对豁口的方向是一个千人骑兵队,身后是一左一右两个行营炮方阵,在半山腰上,左方正有一个炮台虎视眈眈的正对着清军的方向,而道口的闸门处,也有数十步兵据守。

这座城市是咸丰年间先是名义上的乌苏里江以东中俄共管,其后慢慢被沙俄完全控制,作为远东舰队的母港,俄罗斯人在防守上并没有放太多心思,除了延海岸线修了些炮台之外,在通往北方的路上,除了两座炮台之外,别无大的防御工事,只是天然的屏障给了他易守难攻的优势,所以聂士城才会在这样一座三面环山的城市面前,以五倍的优势兵力依旧有些犯踌躇的原因。

战俘稀稀拉拉的队列缓缓向前推进,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聂部所有的百余门火炮早已到位,其中五十门的校瞄都对准了坡上的炮台,另外的则对准了关门处的俄军集群和关口的工事。在空中徐世昌的飞艇吸引掉俄军近一半的注意力之外,所有的炮车之前都有骑兵队伍的遮挡。

如果说他们还在等待着什么的话,那么一定是徐世昌。

一见到的面上的战俘队伍缓缓向前移动,徐世昌当即操控飞艇降落到了队列的后方。骑上准备好的马,直达炮营指挥战位。

前方,俄国人正警惕地看着这支俘虏队伍,全然没有注意到这支已经近在眼前的队伍中,有着三分之一的人的右手已经开始缓缓移动到自己的左肋下。

伴随着前方马匹的嘶鸣声,俄国人突然发现,这群衣衫褴褛病怏怏的俘虏中,居然还有许多生龙活虎的中国人!不知是哪个俘虏嘶哑着嗓子尖叫了一声:“有中国人!中国人混进来了!”在正面接俘的俄国士兵纷纷应声将手中的枪栓哗啦啦的拉动着,零星的还有人开了枪。但是没有得到长官的命令,大多数士兵还是瞄准着,瞄准着,并没有开枪。毕竟,枪口对面,是白苍苍的面孔,是沙皇的子民,而且,还有许多人与自己有着数面之缘。

要知道,此时的远东,俄国的总兵力不过五万余人,居民人数也多不到哪里去,在黑龙江乌苏里江一线,来来去去就是三个大城,抬头不见低头见,士兵们一时之间都有些反应部过来。

“杀!”带队的衔珲春副都统的总兵恩泽暴喝了一声,抽出腰间砍刀,带头冲出俘虏集群,数百名短发的勇士应声而出,大刀映衬着阳光,亮得夺目。

“轰!轰!轰!”隆隆的炮声在北方响起,绵绵不绝,数十枚炮弹顿时将山腰的炮台掀上了天,同时又有数十枚炮弹精确的落在了俄国人的马队里和后方的炮位中。徐世昌的侦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回到炮营战位后,及时的修正了射击诸元,调校目标为俄军骑兵队和骑兵队之后的炮位。

中俄双方的策略都差不多,用骑兵队遮掩行营炮的位置,无事则已,有事则骑兵冲锋,炮兵火力压制敌方的步枪火力,保证骑兵的最大战力。哥萨克的信条就是:骑兵永远第一。

到底还是新事物飞艇发挥了巨大作用,镪水制出的氢气确保飞艇升空,而齐柏林伯爵的精巧设计使飞艇比起前几年出现的气球比起来,又多了极佳的人操性能。徐世昌本人是文化人,带炮营后又勤奋的向老外教官们勤加讨教,是以这一轮炮火打得又准又狠,连绵的炮火让敌方的骑兵队列人仰马翻,不时有惊马四处乱奔,使敌人的防守体系更加的混乱,那一千余人的骑兵队伍活生生的就被这几十门炮火所打乱打散。

骑兵队的厄运还没有结束,在山腰的炮台被掀翻之后,修正了射击目标,相继端掉关门处的两个哨楼后,无处发泄的炮火只好又对准了骑兵方阵。而俄国人的步枪因为建筑和射程的关系,无法向远处的清军大方阵射击,而近在眼前的中国人又与俘虏队伍混杂在一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千人的大刀队将接俘的军官和一百余名步兵砍翻在地。

“要命的还不快跑!”恩泽用练得纯熟的俄语回头向吓得惊呆在原地动弹不得的俘虏集群怒吼,反应过来的俄国人赶紧四散向两侧散开去。如此一来,形势更加的混乱。

清军的炮火停止了。俄军的骑兵军官赶紧归复建制,整理队形,挥舞着军刀,高喊着:“zaцaь!ul!”(为了沙皇,乌拉!),马蹄践踏起刚刚解冻的尘土,向着北方,发动冲锋!

“照原计划散开!”恩泽一甩刀身甩去滚热的血滴,左手将大刀柄上的红缨收束了起来,往右手掌心一捏,望了望俄国人的骑兵队伍,下达了命令。

除开混战中死去的一百数十名清军士兵,剩余的八百多名壮士闻令当即向大道两侧的俘虏群众而去。

“骑兵队预备!步枪预备!放!”聂士诚的脸上露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