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1/2)
:“那不用急,呆会跟朕一起去向老佛爷请安便是,在外面候着吧。”
太监将李鸿章引出。我朝两位亲王笑了笑道:“论国,两位乃是我大清的亲王,正当为朕多出力,共同将国家弄好。论家,唉,就不说了。两位都不肯帮朕这个忙吗?”
两位亲王对视一眼,急忙行礼道:“臣万死不敢有负皇恩。”
我对恭亲王说道:“恭王致休一事,朕不忍便即应允,待朕向老佛爷请安后再说好吗?”奕忻也知道我这个皇帝没什么话事权,微微一笑,便告退而出。
养心殿书房内,便只剩下我们“父子”醇亲王奕譞是个体型稍稍有些发胖的中年人,面上总带着浅浅的微笑,目光中又不时流露出一丝亮色,让人一见而知是个精明而又内敛的人。
我调整了下表情,尽量压低声音道:“阿玛……”
奕譞刚刚还安坐在凳子上,此刻却如闻惊雷,一下子跳了起来,四面张望,好不容易看清楚了周围没有什么人,才回复镇定,作势要跪下来。
我哪敢让他这样单独跪对着我,毕竟他是我光绪的生身父亲,便连忙将他扶住听他说话。
“皇上,君就是君,臣便是臣,君父……臣子……臣奕譞……岂敢……”短短一句话,奕譞却说的结结巴巴,显然是情绪激动已极。
“阿玛,您不用怕,咱们单独在一块儿,何必讲那些虚礼?”我将他扶到凳子上坐好。心中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
“皇上,清漪园工程是为着皇太后的六十大寿而修建的,可不是五十大寿,以后可千万不能再搞错了。”我心中一惊,果然在朝堂上我是犯了小错。不过这也还好,可以用操心过度偶尔犯错所致解释过去。
“皇上,六哥他致休的事情,是皇太后的意思,你照准去办为好。”
“皇上,目前的头等大事是修园子的事情,这是皇太后一直以来的愿望,同治朝便闹过一回,六哥也是在这事情上犯了皇太后的忌讳,皇上现在力抓此事,很好。”
“皇上,李鸿章乃是本朝军权最盛之人,不过城府极深,皇上您可要千万抓紧,检阅水师事,若太后同意,皇上可加意去办。”
“皇上,皇后的父亲承恩公,乃是皇上的亲舅舅。眼下署着镶黄旗蒙古副都统,前些天跟我说起过想动一动,恰好内大臣出了个缺,皇上是否可以……”
“皇上,户部的那个阎敬铭,听说跟翁师傅不睦,两人都是军机大臣,不过皇上您的老师还多衔一个协办大学士,故而翁师傅平素眼高于顶,因阎敬铭反对修园子,翁师傅辩查太后的意思,便……阎敬铭跟老六走得比较近……”
好半天功夫,都是奕譞在说,我一直在听着,他是光绪的父亲,对我自然不会有丝毫隐瞒,从他的话中也渐渐可以了解当朝的人事脉络,我只不住晗首点头,一一记下。而尽管是父子之亲,奕譞也是话只说一半,也让我有些费神去猜测他真正的意思。
比如最后说到翁同龢,好像话里话外对于这位翁师傅并不十分尊重,而尽管阎敬铭的行止与他所说的要大力修园子一事不太搭调,但也听不出来奕譞对他有什么特别的看法。他的精神状态好像不太好了,说话总是断续,眼神中又常流露出不舍之意,说话间间歇喘气,看上去身体比奕忻好不了多少。
与醇亲王这一番谈话,说的事情虽多,但也没用太久时间。奕譞也不敢在此多留,闲言碎语谁都怕,况且他这个身份敏感的人。还没到午饭的时候,奕譞便告退去了。临别前,我特意加问了醇王妃,我弟弟载沣等人的状况。又特别宽勉他工程用银的事情,应该不用担心。
联想到他的这许多话语和糟糕的身体,极有交待后事之意,我心里一惊,他不会是要去了吧……有空要去看看他,也许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这困局也许能由他解开才是。史上,醇亲王在光绪十二年代天子检阅北洋水师,十六年冬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