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节(1/2)
念,则只要一起变化,朱明皇帝的权力随时都会复辟,而且一定会来得猛烈非常!
但李彦直这时却要戳破这层窗户纸!要告诉全天下首辅执掌国政乃是“常态”,而非“变态”,这便几乎要在义理上推翻朱明皇朝的合法性了。
高拱读罢此信,竟然产生了要赶紧将此信烧掉的冲动,但他还是忍了下来,对于李彦直的提议,他心中充满了矛盾。
他毕竟有着为国为民之心,从这封信中他看到李彦直的思路毕竟比自己还要开阔得多,他看到了李彦直在国事面前的诚心,看到了这个国家若按照镇海公的建策进行改革,或许会变得更加美好。
但他又毕竟是一个旧派官僚,对于这些新变化感到害怕,不只是害怕自己会在这场新的变化中失去权势,更是害怕国家会在这场大变化中陷入混乱,甚是四分五裂,就如大汉皇朝一般,经过王莽的胡乱改制以后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前途去路,究竟该何去何从?高拱心中没有答案。
张居正、李春芳在旁边处理政务,偶尔抬头瞥了他一眼,却都不过来打扰。高拱忽然脑中灵光一闪:“是了,我何不如此?”原来他忽然想起,何不将这封信的内容散播开去,这个念头一动之后,他便越想越觉得可行,越想越觉得是一招妙招。他已预料到这封信的内容一旦传出,势必会在朝野引起极大的震动!
若是朝野拥护李彦直的建议,那高拱就不妨顺势而行,既益国事,亦可收此大功,毕竟高拱心中也不是一定要和李彦直作对,如果合作而对国家、对自己都更加有利的话,那么合作也无妨。当然,若是朝野对李彦直的提议口诛笔伐,那高拱也可借着这股力量将李彦直倾倒,不过他已决定,即便倾倒了李彦直,对这封《报高阁老书》中的部分内容还是可以缓缓实行的。
他微微一点头,便招呼张居正李春芳道:“叔大,你们且来瞧瞧,镇海公提出了好大的谋国之略呢!”
张居正和李春芳对望了一眼,站起身来,从高拱手中接过那封沾满了高首辅汗水的书信,一人拿着一边观看。
两人都有一目十行之才,只扫了两眼,李春芳便吓得差点跳了起来,放脱了信惊道:“这……这……镇海公竟作如此惊人之论!这……这……”
第一一二章大反弹
《报高阁老书》的内容,在李彦直与高拱的双重默许下流传了出去。
京都士林听到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假的吧。
因为这封信的内容实在太可怕了!他们听到消息之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镇海公要革朱家皇朝的命!
这一点许多“有识之士”早就预料到了,他们倒也安之如素,对这些人来说,李彦直造反不造反于他们关系不大,反正新朝出来他们也照样做官!
可是科举改制的内容,却让他们断断无法接受!对大部分的读书人来说,要动科举,不就是要动他们的饭碗么?就算他们已经当上了官,但规则一变,整个社会的评价体系也会跟着变,以前是四书五经独尊,现在却要弄出什么新学来,状元多了,状元就不值钱,至于让那些擅长“奇技淫巧”的“匠人”进入工部,让那些擅长“刑名酷法”的“滑吏”进入刑部,让那些斤斤计较的“奸人”进入户部——这不是要引一大批小人来取代他们这些君子吗?那不是要反圣人了么?至于说要和那些通海外夷学的人一起当朝共事,那更是他们万万无法接受的!就算他们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子子孙孙考虑啊。
而且财权改革和司法改革,那更都是“冒天下之大不韪”!都已经行了几百年的体制,为何要改!
“要照这么一改,天下还是这天下吗?那是面目全非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