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节(2/2)
俞大猷自考中了武进士后,多年来历任千户、参将等职,积功累迁,也是一路南征北战,他身在官军体系身不由己,虽和李彦直交好也一直不得相见。这时重逢,但见他脸皮黑硬,胡须如刺,眼角多了许多皱纹,再不是当初的青年模样,显然这些年多经风霜。
俞大猷是个典型的职业武人,身上绝无徐元亮之流的匪气,也不似李彦直一般心里藏着那么多的权谋,在他心里,只要能以武报国便是平身之志了。像这样的武将,最高兴的就是摊上一个好上司让自己有用武之地又无须考虑太多军务以外的事情,因此俞大猷听说李彦直调自己到海角都督府听命,自然十分乐意,这时才上徽碧落,又见他带了一大帮战将前来迎接,心里更是感动,便知道自己以后在海角都督府的日子好过了。
李彦直挽着俞大猷的手,脸上笑吟吟的,说东道西,他官位比俞大猷高了,说话时却绝口不称呼官职,只是大哥长大个短的叫。俞大猷兵法如何,能耐如何,诸将都不清楚,但见李彦直如此尊重,心里头便都想:“从来没见过都督这样,这人以后可万万不能得罪。”
俞大猷却不是擅于表达情感的人,虽然见到多年未见的小兄弟,到了口里却只是道:“都督,我听说了你在京城的战绩,佩服,佩服。”
“哈哈,那是小弟机缘好,若是大哥当时在北京,一定能把那仗打得比小弟更精彩。”李彦直与诸将说道:“俞大哥不止是我的兄长,更是我兵法上的师父。我是机缘巧合,才升官升到俞大哥头上,若说到用兵之道,那可是拍马也赶不上。”
俞大猷慌忙连说不敢,心中却大是受用,便下定决心要辅助这个既是小弟又是掌管的海军都督了。这次和他同来的将领还有七人,俞大猷不愿李彦直因和自己亲热而冷落了其他人,便牵了李彦直的手一一给他介绍。
李彦直在北京打出了极响亮的名头,大明军中无人不知,如今又权倾东南,连老少两个皇帝都不敢得罪他,被他调来的这些参将、都指挥使见到了他个个哈腰低头,眼神中既有敬畏,又有谄媚。只有一个身穿便服的简简单单地行了个军礼,叫了声:“都督。”
李彦直问:“这位是?”
那将领道:“卑职卢镗,待罪死牢之中,蒙都督传……”
他还没说完,李彦直脸色已是一变,原本因为见到俞大猷而暖洋洋的,一下子就变成凌厉冰冷:“卢镗?你就是攻打双屿的卢镗?”
“是。”卢镗亦是东南名将,当日朱纨攻打双屿,便是以他为主将,后来朝廷政争一起,夏言弃市,朱纨自杀,卢镗也被打入死牢,只是拖延着尚未行刑。这次李彦直南下征讨海盗,也不忘派人将他从大牢里提了出来,卢镗久在东南,擅长海战,心想他是要征倭的,必然重用于我,所以路上也颇怀希望,不意这时李彦直这时听到他的名字却马上拉下了脸,不顾诸将错愕,便指着卢镗喝道:“来啊,将此人拖下去斩了!”
第十三章释旧怨
李彦直命手下将卢镗推出斩了,诸将皆愕然,俞大猷慌忙劝阻,李彦直怒气不解,卢镗挣扎上前,道:“都督如今权倾东南,卢镗为一待罪之将,都督莫杀一个卢镗,就是杀十个也无人敢二话。只是卢镗虽死,也希望死个明白,还请都督示下,为何要杀我?”
李彦直恨恨地指着双屿方向,说道:“双屿一战,你可还记得清楚?”
“记得。”卢镗答道。
“那你可知道李光头?”
卢镗怔住了,李光头?他如何会不晓得李光头呢?却见李彦直从怀中取出一包眉毛来,喉音若哀若怒:“李光头是我叔叔!”
此言一出,张岳等几个知道根底的心里都忖道:“都督也真是大胆,竟然当众承认这层关系。”但转念又想:“不过此事现在让人知道也无妨了。”
俞大猷对这件事情也不清楚,卢镗却马上就恍然大悟了,满头白发低垂了下来,叹道:“原来那传言是真的,李家和海外果然大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