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陆海巨宦 > 第260节

第260节(1/2)

目录

,学生担保,一旨到达就可内附,何必删除?”

“又糊涂啊你!”徐阶笑了起来:“你现在在京城说这些,那些言官不信,回头就得吵起来!还要派巡按去调查!却不如等你南下,先让那地方的士民呈上内附奏表来,再附上你的奏章,我这边批了,与你不是开疆拓土的大功一件?我事情也好做,言官们也没话说,何必现在跟他们吵?”

李彦直微觉惭愧,心想徐阶毕竟老辣,自己和他一比毕竟还欠了那么两分火候,便听从了。

至于平壤、济州两地,徐阶反而没划掉,他是打算派出使者去朝鲜,命朝鲜国王出钱出丁筹建,建好了大明水师再去接收。这个不用花钱,言官们想必不会反对。

在北京办事,好处就是下面看来天大的事情,在这里通常只是几个高层一碰头,动动嘴皮子,通过了,就能将下面几百万人碰得头破血流也没法解决的事情解决掉。

但也有个不如意处:一切事情都得走程序。不管是掌控了内阁的徐阶也好,还是手握兵权的李哲也好,都必须老老实实地按照既定的文官程序走完,通过了,他们的提案才能合法地成为具有强大威权的政策,要是没法通过,那便只能胎死腹中。

当初王直没名没份地就进了京,因此他在北京城为所欲为都只是胡闹,他控制了京城各衙门大小官员的性命,却没法发挥各大小衙门的权力,以至于北京城在他手中成了一部瘫痪的机器。

成熟的文官政治就是如此,你要想充分地发挥它的力量,就得依足了它的规则来办事。既有规矩,便有约束,尽管李彦直已与徐阶里应外合,一将一相,又得到了朱载垕的充分信任,名分与权势都很足了,可办起事情来还是得考虑到各方面的反应。

蒋逸凡拟那个条陈只花了不到半个时辰,经过李彦直与徐阶的两轮修改,然后内阁呈上,朱载垕命掌印太监盖印发回来,跟着兵部、户部、礼部三部复议,同时发了邸报,由朝廷大臣公论。

几个来回下来,三天就过去了。

东海的事情虽急,可李彦直也没办法。你要享受中央集权政府的好处,就得忍受它的坏处!心急或者蛮干只会让事情适得其反!在大明,无论是皇帝还是首辅都没法独裁专断,更别说李彦直了。这些国家大事,并非李彦直说一句好,徐阶支持,朱载垕赞成就能马上执行的。

复议和公论的这三天里,有大臣上书赞成的,也有大臣上书反对的,最后徐阶才召集内阁大臣,并吏部、兵部、户部、礼部尚书侍郎,以及督察院左都御史,兵科给事中、户科给事中等,以及这几日里上书的臣工里言之有物者,在朱载垕面前廷议。

这时兵部、户部、都察院都和徐阶、李彦直同心,吏部尚书李默也算识时务,何况派李彦直南下平寇,却也是人尽其才!最后徐阶强势拍板,这事就这么定了!

按大明兵制,军队系统设有兵部以下和五军都督府,兵部与五军都督府都听命于皇帝,五军都督府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兵部拥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两大部门相互节制又互不统属。

此次廷议乃是决定在五军都督府之外再设立权海军都督府——在都督府前面再加一个“权”字,那实在还是有些底气不足。五军都督府有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衔,都督同知为从一品。这海军都督府衙门的最高长官则只是从一品,比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矮了半级。

虽然在议定开府之前,群臣就已经知道这个海军都督是要让李彦直做的,这时却还是按规矩来,经过一轮廷推,最后才把李彦直给推了出来,由魏国公徐鹏举在京为左都督,李彦直出外为右都督,统领南北海军,迎圣剿匪期间,辖天津、上海、金州、威海、平壤、济州、宁波、琉球、澎湖、南海等十卫,主管上海、宁波、泉州三市舶司,筹组南北海军,一切海关事务、海外事务,许便宜行事。

除军职之外,李彦直又领右都御使衔,负责清点南直隶(今江苏安徽)以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商税。都御史为监察部门首脑,一出京城那就是钦差大人了。原来新任户部尚书方钝怕市舶司“那点”收入没法支撑李彦直的建军、养军费用,因此建议把南直隶以及南方三省的商税也都输往海军都督衙门,供李彦直使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