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节(2/2)
“当然有。”李彦直道:“是人都求生,如果朝廷的法律不让人活,那就是逼着小民违法铤而走险;是人都求利,若是朝廷的法律不合时宜地把大部分发财的正道都堵死了,那就是逼着豪杰违法走邪道。别人不说,就是同利其实也在违法啊。而你也大把大把地花着同利的钱呢!”
蒋逸凡脸色一红,道:“但要是这样的话,刚才你为什么不答应王直?”
李彦直道:“促开海禁,长远来说,确实是我们要做的事情。但这事是不能胡乱许诺的,尤其是刚才那种环境,一诺既下,必会被他们板上钉钉,以后我们就要被这个诺言所制,若被他们造势将我抬为开海破禁的领袖!那我可就麻烦了!现在庙堂上明暗不定,我根基浅薄,还没进官场就给自己插个标签,那是找死!再则,开海禁这事是我们和他们谈判甚至制约他们的筹码,现在就抛出来太早了!”
蒋逸凡听了这句话忍不住笑道:“说来说去,其实你也在利用这海禁一事结党营私啊!”
李彦直笑道:“我是在结党,可说我完全在营私就有些过了。当然,我可没伟大到因公废私。最好是能够公私兼顾。再说,事情得慢慢办,在咱们没法改变整个大势之前咱们得积累自己的实力,为自己创造机会。”
蒋逸凡哈哈一笑,这一笑,算是认同了李彦直的观点。他师生二人由对立到认同,期间颇费口舌,吴平见了,偷偷一笑。
王牧民见他们说来论去,都在他认为“不紧要”的事情上纠缠,看看两人告一段落,赶紧插上口,问道:“那日本那边如何?还去不去?别说要等等吧?”
“这事那怎么能拖!”李彦直道:“虽然王直这边搞不定,但二哥安危难测,我焉能在此空等?我料到了日本,事情必有转机。至于转好转坏,就要看我们如何处置了。”
他回头眺望与王直约会之座船,半晌,忽叹道:“王直在算计我。”
又过半晌,李彦直忽击楫道:“如今中华内部各种力量,或裂为帝相,或裂为文武,或裂为商盗,或裂为兵贼,名为一统,实存严重之内耗!欲破日本,关键不在日本,而在尽量统一华人所拥有之力量,若能使中华之财力武装一致对外,莫说区区日三岛,便是四洋五洲,亦皆可踏平!”
第八章入平户
李彦直前往日本的决心没有因海上一会而受到打击,讨倭救兄之事如期进行。自日本海上商路打通以后,李光头几乎每年都要前往,这次李彦直既然要去,他就干脆自己留守双屿,将属于自己的货物以及不用向许栋请示就能调动的部属全部交给李彦直择取。
他叔侄二人相处时间虽然不长,但彼此信任,李彦直也就不和叔叔讲究,对货物全部接收,人员则选优汰劣,在双屿又进行了一轮兵权调整,将三千余众分作左、本、右三部,王牧民统左,吴平统右,李彦直自统本部,改张岳为火长,但望风向好就扬帆出发。
船队五月发船,一旬而至,期间的航程倒也顺利,没多久便进入五岛地区。
中国商人通倭,货物多先在九州登陆,然后再通过九州运往日本各地,而日本的货物(主要是白银)也反向朝九州聚集。因对明贸易有极大的利润,所以九州豪族趋之若鹜,九州西北部之肥前、九州东部之丰后、九州西南之萨摩、九州南部之大隅,如今都已有接待海外商人的港口。华商船只往东九州不如往西九州方便,而九州西南之萨摩岛津家又被李家列为预想敌人,所以李家船队此刻的目的地便定为九州西北部。
张岳建议先在北九州出了货物,购入粮食,再与北九州的豪族先打好关系,然后再徐图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