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节(1/3)
机处大臣的考虑之列,在此胜负关头,谁还会去在乎小民的生死?当然,他们对外宣称当然是不知清军会决堤。
南京很快向刘泽清所部发出了负责攻击徐州的命令。刘泽清等人和赵谦他们开始一样,对于挖黄河想都没想,一打仗就挖黄河,这样的事在历史上并不多见。
刘泽清召集将领谋士商议,是否要听从调令。意见不一。
有幕僚说道:“今南京战力强大,北伐之势已成,选择明朝乃是明智之举。”
又有人反对,表示现在胜负未决,不如先看看再说。主张投奔大明的幕僚反驳道:“今不选择阵营,以后明清双方都以我为敌!”
刘泽清沉默不语,他更想中立看看形势再说,但现在黄河以南的大片地方,都被明朝控制了,现在朝廷下了凋令,如抗命不尊,好像没什么好果子吃。
“徐州重镇,有清军重兵防守,我们去也不定能拿下徐州……”刘泽清很不痛快地说。
下面的幕僚痛心疾首道:“今明朝几十万大军就在我卧榻之侧,刀剑架在脖子上,咱们不从也得从,拿不拿得下是一回事,去不去又是一回事。”
另外一个幕僚道:“明军主力左翼是李定国,听说也有反心,右翼是我部,北方是满清,他们怎么可能到处竖敌?咱们又未曾言反叛明朝,他们不会故意与咱们过意不去吧?”
“放屁!”一个幕僚听罢以为是大毒,忍不住破口大骂,“正因明军三面危机,他们才要分而取之。你以为赵谦为什么调咱们去徐州?明军水陆并进,取徐州难乎?却偏偏要叫咱们去,不正是要对付我们了么?”
“这样说来,叫咱们冲前边,不明摆着要我们送死么?明知如此,何必上当?”
“住口!”刘泽清听一群人争吵不休,心烦得紧,大喊了一声,屋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刘泽清看着上次给他出主意的谋士姓张,便问道:“张先生可有妙策?”
张幕僚从容拱手执礼道:“将军明见,今明军在江北闹得天翻地覆,清军却毫无动静。鄙人以为,清军绝无在黄河以南决战的意图,不然,怎么会等明军摆开阵势了才后动?故鄙人觉得,去打徐州绝不会遇到清军主力,也可以消除明军对我等的疑心,北上徐州,并无危急。”
刘泽清军中商量了一阵,最后觉得没有什么选择,旁边就是几十万大军,不听命令就得吃刀剑枪炮,于是刘泽清率部北上,抵近徐州。
八月初,清军守军依照朝廷的密旨,见有大股明军来犯,便挖开了黄河。随着黄河的咆哮,滚滚黄河水夺堤而出。洪水所至,泛滥成灾,无数肥沃良田瞬间沦为汪洋。一望无际的浪涛中,只见到稀疏寥落的树梢,汹涌的波涛卷流着木料、用具和大小尸体。孩子的摇篮,随着河水飘浮,还可以断续地听到啼哭声。全家葬身于洪流者不知凡几,甚至有全村、全族、全乡男女老幼无一幸免者,造成了惨绝人寰的大灾难。
黄河河水人为改道,河水向东南倾泻,大量的河水泥沙汇入周围的淮、沂、沭、泗诸水,又造成这些河流的泛滥,人口死伤不计其数,无法统计。南直隶北部沦为汪洋,刘泽清所部变成了鱼鳖,几乎全军覆没。
赵谦得知了黄河果然决堤的消息后,马上以皇帝的名义下旨赈济灾民,开仓放粮。南方的士林不知内情,纷纷谴责满清的恶毒行径。那些有良知的读书人,纷纷提出赈济建议。
不仅是救治幸存灾民,还考虑到了水灾之后的瘟疫和蝗虫危害。因淮河洪水漫溢横流,大片地区被水淹没,水潦四集,不能排泄。洪泽湖湖底泥沙淤积,沿湖积水成潦,芦苇丛生,蝗虫繁殖,使附近各县有蝗灾之危,几年的收成都有困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