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节(3/4)
“现在从中都出发,沿官道去宿州,也就一天路程,正好能赶上。”赵谦笑道,战舰从海路运兵北上,然后换小型运兵船走内河西进,一两天时间而已。
邹维涟拱手道:“卫队已经安排妥当,大人随时可以启程北上。”
段二四冲上去平推
宿州地处安徽北部,明代的行政规划属于南直隶,因为明朝没有安微省这么一个省存在。宿州在隋朝开通的通济渠上,也就是明代的汴水,宿州又处在南北官道上,可谓水路交通要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扼汴水咽喉,当南北要冲”,为百战之道。
这么一个兵家必争之地,清朝只有三千人守备,这在平常算是正常。但是明军渡过长江,东西部署,步步北进。已过了几个月,宿州没有来援兵一兵一卒,就不算正常了。
攻击宿州的明朝军队人数也不算多,只有五千,用五千人攻击有三千守备的大城,当然不算多。
不过这五千人隶属西虎营。
赵谦诸将和使官一同登上一处小山上的土台,赵谦摸出一个望远镜开始观察前面的宿州城。诸西虎营的奖领也有望远镜,但是李定国和刘泽清的使官们没有,诸将便将望远镜让给他们观看。
一个使官躬身道:“大人用五千兵马取宿州,可有何妙策?我等本身也是披甲之人,愿闻大人高策。”
赵谦道:“不用任何谋略……”赵谦指着平原上排列成足球场大小的黑色方阵,“直接冲上去平推。”
使官愕然,其他官员面面相觑,差点哑然失笑。
一骑飞奔到土台下,喊道:“禀报大人,张将军请示下,大人还有何指示?”
赵谦看着下面喊道:“命令各部,不得毁坏圣人庙宇。”
因为这里曾是老子、庄子出入论道之地,也曾留下孔子游说的轮迹。鄢陵季子挂剑徐公墓以践“心许”的掌故誉贯古今,“鞭打芦花车牛返”作为道德文章的典范,使闵子骞成为孔子高足“七十二贤”之端,闵墓闵祠为读书人膜拜了两千多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