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节(1/2)
择这条路的。
当然这条路也有好处,隐患解除,南方省份统一便指日可待。
赵谦问邹维涟:“下面的部署,你有什么建议?”
邹维涟拿出一卷文卷,说道:“这是下官准备递交军机处的方略,请大人过目。”
邹维涟指着文卷解释道:“实际上河南省内南方军的战线上,除了开封府,其他州县南方军都能轻易拿下,故我军准备联络李定国,约其攻击开封,朝廷军攻击徐州,同时拿下黄河一线。这是第一步。”
赵谦点点头道:“黄河天险,只要掌控,满清在关内将无险可守。这个方略不错,德辉尽快递交军机处,研究通过之后立刻实行。”
“是,大人。”
赵谦又问:“李贼的军队到哪里了,有消息么?”
邹维涟道:“最新的消息是到了宁武关,尚未破关。”
“这次李自成想攻破京师外围重关要塞,恐怕不易。”赵谦冷冷道,他李自成一年前来势汹汹,不也是为他人作了嫁衣裳?
李自成曾经攻破宁武关,是在去年,守关者为明朝忠烈周遇吉,只有五千人马,全军覆没后,李自成方破关而入,而且周遇吉失关也是有原因的。
当时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攻占了太原。当向北攻克雁门关准备攻击大同时,发现明军在宁武关聚集了大批军队,有侧击起义军的企图。当时李自成由于曾经在罗城吃过周遇吉的败仗,认为他是一块硬骨头,是有些害怕的。所以准备放弃攻打宁武关,绕城而走,直取大同,尽快攻击北京皇城,然后再攻击无援的宁武。
后来在军师的劝说下,以及宁武关在三关中相互策应的重要位置,李自又返身南下,奋战七昼夜以惨重的代价击败镇守雁门关的三关总兵周遇吉,为夺取北京扫清了障碍。
这些往事,赵谦自然是了解了的,与自身攸关的大事,他怎么没有研究过呢?所以赵谦听说李自成想攻宁武关,才十分肯定地判断他这次拿不下来。
宁武关,“外三关”之首也!
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的进攻,在北方不断设险置关、修筑防线,形成了外边与内边。而内边者,就是指起山西偏关县,经神池、宁武、代县、朔县、河北蔚县等地,抵河北延庆县的内线长城,蜿蜒两千多里。
在这条防线上,创关设堡,驻守军队。在河北境内者,沿线设紫荆、倒马、居庸三关,称为内三关。
在山西境内,设偏头、宁武、雁门三关,称为外三关。
外三关之中,偏头为极边,雁门为冲要,而宁武介二关之中,控扼内边之首,形势尤为重要。故有“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势。”之说也。
宁武关是三关镇守总兵驻所所在地。关城始建于明景泰元年,在成化、正德、隆庆年间,均有修缮。关城雄踞于恒山余脉的华盖山之上,临恢河,俯瞰东、西、南三面,周长四里,开东、西、南三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