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节(1/2)
已经从黄河沿线到了潼关,却按兵不动。
孙传庭刚吃完精心制作的晚餐,正在用茶水下着一小碟油酥饼,吃着饭后甜点。他住的地方在城楼楼顶,这里本来是指挥使作战用的地方。孙传庭喜欢这种站在高处俯视一切的感觉,所以就住在了这里。
从城楼上看下去,这座雄关尽在脚下。风陵晓渡、谯楼晚照、秦岭云屏,引人入胜。
潼关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乃兵家必争之地,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端,居秦、晋、豫三省交界处。东接河南省灵宝县,西连本省华阴,南依秦岭与本省洛南县为邻,北濒黄河、渭河同本省大荔县及山西省芮城县隔水想望。是陕西的东大门,是连接西北、华北、中原的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李自成等欲成大事,多次窥欲潼关,因为有这座雄关在,李自成只能是流寇,无法进一步发展。
东汉末,曹操为预防关西兵乱,于建安元年始设潼关,并同时废弃函谷关。“自渑池西入关有两路,南路由回阪,自汉以前皆由之。曹公恶路险,更开北路为大路。”建安时改山路于河滨。当路设关,始有潼关。
“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浪汹汹,故取潼关关名,又称冲关。这里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东有年头原踞高临下,中有禁沟、原望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的天然防线,势成“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
孙传庭看着眼前的山川形势,叹道:“闯贼志在潼关,可见李自成其志不在小,早晚乃我大明心腹大患。”
段五轻轻问一句
“尚书大人,同袍兄弟们,末将先去了……啊……”一个军官一剑插在自己的胸口上,倒在了血泊之中。
“千总大人,千总大人……”一群衣衫褴褛的似乞丐一般的军士扑到尸体上失声痛哭。
赵谦呆呆坐在地上,看着周围成堆的尸体,已经没有人有力气去埋尸体了,也没有地方可以埋人了,任那些曾经勇敢的勇士躺在那里变臭、腐烂。
赵谦有气无力地骂道:“娘的,什么恩师,什么大树,通通靠不住,wǒ • cāo!”
“千总玉碎,亲兵皆斩!”一个只剩下两个眼睛转溜的军官说道,“兄弟,咱们自行了断吧,来世再见……”
“住手!”赵谦吼道,“操!老子下了命令让你们抹脖子的吗?”
那亲兵队长哭道:“大人,现在还有法子么?”
孟凡用剑销驻在地上,毫不避讳地说:“明日一早,贼军只需要一轮冲击,咱们不可能再能抵挡,下午那一战兄弟们已经用完所有力气了。”
赵谦看了一眼脚下的两具尸体,一具尸体背上插满了箭,牙齿正咬在另一具尸体的喉咙上,被咬的那具尸体大张着嘴,睁着眼睛,十分恐怖,大概是死不瞑目。
确实,官军已经达到了承受的极限,再也无法承受哪怕一轮的进攻。
赵谦睁圆了双目,用沙哑的声音吼道:“我赵谦什么时候打过败仗?我指着天发誓,一定要把你们带出去!”
张琳适时地高呼道:“和贼军拼了!”
“拼了,妈的,要死也拉个垫背的……”
“汉子!”张琳表情感动道,“大明的好男儿,都在这里了!”
只有孟凡沉默不语,冷眼旁观。
赵谦举起带着缺口的剑,众人安静下来,“咱们人少,拼命是送死。我去找贼军谈判,相信我一次,我赵谦一定要带你们出去。”
在这一刻,什么功业,什么大局,赵谦只觉得可笑。
而孟凡却真笑出来,他哈哈大笑,众将士都看着他,赵谦也问道:“孟凡,有什么好笑的?很好笑么?”
“谈判……”孟凡捧着肚子,指着周围的一群残兵,“大人,你凭什么和别人谈判?”
赵谦一言顿塞,随即大声道:“贼军中有一女将,名叫田钟灵,老子认识,老子这就找她谈判,你等着瞧,田钟灵一定会放了咱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