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2/2)
大总管首先命人将二人捉了,又思量了一番,如果将这事捅到了老爷夫人那里,老爷一定会认为他大总管不会处理事情,丢了小姐的脸面,对大总管自己不合算。
最后大总管将事儿告知了温体仁的小妾张氏,并言明口风很紧,不但老爷夫人不知道,也未向旁人泄露。
张氏脸上愤愤,心道,这事儿要是捅到老爷那里,姓姜的是张氏的亲戚,肯定还会连累自个,这个姓姜的真是不省事。
“妾身知道大总管一向和二总管不睦……”
大总管急忙道:“姑娘说哪里的话,这事儿我可是谁也没说,不就是因为心里头还装着姑娘这尊佛么?”
张氏冷笑了一声:“那妾身还要多谢大总管了哦?”
“不敢不敢。”
“我把那姓姜的撵了就是,大总管总该满意了吧?这事儿最好别传出去,明白?”
大总管道:“事关小姐清誉,奴婢怎敢乱说?别人如果敢泄露半句,立刻打死!”
从张氏那边出来,大总管笑了,又想了一番知道这件事的人,除了姜总管和晴儿两个,还有小姐房里的贴身丫鬟,另外一个下等奴婢。
大总管嘱咐了一番温琴轩房里的丫鬟,又询问了当时的细节,秋娘那点心机自然被大总管猜到,他心道这丫头倒是有些用处,又为防她泄露事由,便找到秋娘道:“晴儿是不能再呆小姐房里了,你可愿意去?”
秋娘吃了一惊,急忙点头,这全府上下,还有比打整马桶更脏累的活么?
大总管又道:“昨天看到的事,你只当没看到,明白么?以后在府里看到了有什么事儿,只告诉我,做得到么?”
秋娘急忙点头。
段七是谁来杀我
京师的地价自然不能和长安相比,赵谦为了买房,卖掉了长安的家产,搭上了奖赏的财物,东罗西凑,总算在江米巷买了一处小院,地方不大,好歹在内城三十六坊以内。
明朝将北京城划分为三十六坊,内城二十八坊,外城八坊,分属东、西、南、(外城)、北、中五城管辖。依坊筑巷建胡同,内城的大多数街道胡同自长安街以北,基本上都是沿用元大都之旧。
但由于紫禁城和皇城的扩建,使其面积几乎占了北京内城的一半,又占据了内城正中间的位置,竟然使得整个内城东西两城无法直通,也就是长安街中间的一段当时是被红墙围在了皇城里面了,平民百姓哪能通行。如果从西城到东城,必须往南绕行江米巷(今东、西交民巷)走大明门前的棋盘街;或往北绕行地安门外,这么走一趟起码要花上半天时间。但从南到北却还有两条与中轴线平行的主干道,这就是当年北京城最长的两条路:东边的一条南起外城的蒜市口往北叫崇文门大街,穿过崇文门后叫崇文门里大街,一直往北可达北城城墙根,最北头叫贤街,这中间在路东分别与石大人胡同、驴市胡同(今礼士胡同)、朝阳门大街、东直门大街相交成“丁”字;路西则分别与东长安街、灯市、双碾街(今东四西大街)、铁狮子胡同(今张自忠路)、顺天府街(今鼓楼东大街)相交成“丁”字。
西边的一条南起内城的宣武门,往北叫宣武门里街,最北头直达北城墙根前的新开道街(今新街口北大街),这中间在路东分别与西长安街、西安门大街、祟国寺街(今护国寺街)、浣衣局胡同(今新街口东街)等相交成“丁”字;路西分别与红庙儿街、新开路(今新街口)相交成“丁”字,并与阜成门街相交成“十”字。由此不难看出,胡同十东西排列在这两条主干道两侧的。而这两条主干道又是与中轴线平行的,所以说胡同基本上都是东西向地排列在中轴线两旁的。
赵谦买的那处四合院,总体他还是比较满意的,想想要是在现代,要在北京买处房子,那得有多难啊,赵谦看着自己的新家,还有院子里的马车,心道:想不到咱也是有车有房一族了。
张岱等人倒是好整事儿,带兵的,兵营在哪,他们就住哪。韩佐信跟着赵谦出汗出力,到现在仍然是一个无产阶级,就住赵谦院里。赵谦想起当初说要推荐他为官的话,至今仍未兑现,心里有些不安。有时提及这事,韩佐信说:“能跟随大人,佐信很荣幸,钱财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