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节(1/4)
起来了,都想起来了。
下葬的前一天,村里人就已经买来了新砖新瓦,新木梁新椽子,为什么?要建庙啊!
以前村里建庙修庙,用的东西都是旧的,而这次建庙,人们自的集资,买的所有东西,都是新的。
下葬后的第三日,天气放晴两天了,土地基本也干的差不多了,村民们就开始打根基,盖庙。
仅仅两天时间,庙盖起来了,就等着庙墙干透了之后,装修,安装门窗。
金牛庙的建筑规模,比以往的庙宇要大的多,这次建的是一大间,东西长八米,南北宽五米,红砖青瓦,门窗口都开的宽敞亮堂。庙宇坐南朝北,背靠滏阳河,北面双河村,庙内的地面全部铺上了青砖,墙缝全部用水泥添满,刮的是平平整整干干净净。
而且在金牛庙的旁边,还建起了一座稍微小点儿的侧庙,是太岁庙。村里人和胡老四商量建庙的事儿时,胡老四提出来要建太岁庙,并且给大家讲述了太岁的往事,村民们立刻答应下来。太岁庙,得建!
为了让庙宇墙体早些干透了,人们在庙内生着了煤炉,一间庙内生三四个煤炉,就是要让墙体快些干透。
几日后,庙宇开始装修。村里在峰峰山脚下让人给雕刻的那尊金牛像,也运送来了。
金牛像通体用一块儿巨石雕刻而成,是一头昂攀登的公牛,两只犄角微微弯曲,角尖冲天,像高两米,底座有半米高,像宽一米,底座宽一米五,长三米。公牛通体漆成了紫金色,黑红,牛体健硕强壮,工艺精湛,正尊牛雕刻的活灵活现。
金牛像放在了庙门前两米处的东侧,处于金牛庙和太岁庙的中间。原本村里是要在这里弄一个更宽敞的地方的,只是河堤处面积本身不大,若不是旁边有水泵站,这里也不会有太大的地方,即便如此,为了建这两座庙,尤其是金牛庙,村里人还专门填开了一块儿地方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