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大潮(2/3)
深圳元希电子加工厂坐落在深圳市福田区,俗称的关内,门口锈迹斑斑的铁门和漆皮剥落的木牌,暴露了元希电子加工厂的陈旧历史。
当大潮来临的时候,你唯一能做的正确事情就是迎风破浪,顺势而为,而不是逆流而上。时代潮流势不可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每个人都在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历之飞和艾木出国是,何潮选择留在国内,南下深圳,也是。
转眼间何潮来到深圳已经一个月有余了。
来深圳第一步落脚在元希电子加工厂是因为周安涌的关系。
周安涌是何潮的发小,二人从小一起长大,从河北中部平原的县城考到了北京的大学。巧的是,在二人同时到北京上大学之后,二人的父母都调到了省会石家庄工作,并且还是邻居。许多人都说,如果何潮和周安涌是一男一女,两家就结为亲家了。二人既然是同性,就成了兄弟。
其实二人还有两个发小,一个柳三金,一个李之用。柳三金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去当兵,复员后不知道去了哪里。李之用当年的学习成绩不比何潮和周安涌差,只不过他家庭条件差一些,初中时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上了省里的一所建筑类中专,三年前也就是1994年中专毕业后留在石家庄工作。
李之用差不多是最后一批学习成绩过硬的中专生了,1993年以前,在大多数县城,为了早日跃出农门而拿到进入城市的非农户口门票,许多学习成绩优异的一等生都会不考高中而考中专。
当时何潮和周安涌还劝李之用再忍受三年的高中,和他们一起考取大学。李之用不听,他家庭贫寒,几亩薄田以及重病缠身的父母无力再供他多上三年高中,何况他考上的是一所省部级重点中专,每个月的补助基本上够生活之用了,不用花钱。四年中专,可以比上大学提前三年参加工作。
多三年工作,得多赚多少钱?
何潮和周安涌无奈,只好听之由之。
何潮和周安涌虽然同时考取了北京的大学,但周安涌却是上的北大,而何潮只是师范大学,二人的高考分数差了几十分。对周安涌的成绩,何潮服气,从小到大周安涌就一直比他学习好,小学、初中到高中,二人都是同班同学,不管他怎么努力,从来没有超过周安涌一次。
周安涌也理所应当地当认为何潮永远不会战胜他,只是让他郁闷的是,四个人在一起时,何潮却是孩子王,柳三金和李之用更听何潮的话而不是他的,就让他很是不满。但不满也没有办法,何潮似乎比他更有个人魅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