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1/2)
娘已过去扶起沈放。只见他颊上颧骨处一片青紫,全身上下都是泥水,另有草屑满头,十分狼狈。
俩人同时看向耿苍怀,正要过去谢谢那恩人,无奈俱是身上乏力。
却见那汉子冲沈放盯了几眼,然后第一次眼中微有笑意地看向三娘,开口道:“布衣未敢忘忧国,你们很好,很好。”说完,抱起树杈上那满面病容的小孩,魁伟的身子一转,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沈放二人也情知大恩不言谢,要留也留那汉子不住。
好半天两人定过神来。沈放靠在一棵树上,一手拉着三娘的手,一手替她擦去脸上的草屑,低声道:“苦了你了,三娘……”
然后轻声一叹:“只怕从今以后,咱们就得流落江湖了……”
说时,他一脸伤感。
三娘却摇头笑了笑,道:“只要相公不后悔,我苦了什么?”
顿了下又说:“我倒觉得若整日局促在镇江一隅,书斋墨舍,皓首穷经,才是真的有负了相公胸中抱负。相公平日所精研的粮米兵革之学反倒是没了用处。”
随即她脸上忽现出一阵神往,悠然道:“以江湖之大,未必没有一二奇行逸志之辈肯与你我折节下交,那时相公也未必不能一酬素志,小展才略于天下。”
——沈放见她眉间一抹英气,不由也心怀一畅。握着她手,放眼前程。只觉若果能如此,有妻如此,又何必金紫加身,二八罗列?尽足以称慰平生了!
第三章雨驿
江南的雨总是不知不觉地就来了的。来了以后,便绵绵不绝,眉边发际,萦绕不止。沈放看着三娘骑在花驴上的身影,才知“风鬟雾鬓”四字到底是何含意。那雨一开始只潮潮的,像只闻得着、看不见。渐渐却霪霪不止,有些寒凉,惹人烦乱。好在和三娘在一起,便是秋雨有时也像是春雨了。
他和三娘重新上路时,荆三娘找了个偏僻的地方把那头余杭大车店的青骡卖了,换了一头叫骡和一头小花驴。他两人并骑而行,放心肆志,只觉沿途所经,风光无限。
沈放问过三娘一遍去哪儿,三娘不答。他再问时,三娘方露齿一笑道:“淮上。”
两人一路北去,沈放见三娘行得慢慢的,不由奇怪——就不怕文亭阁追上来吗?
那三娘一笑道:“你不知道文亭阁这个人,外表斯斯文文,心狠手辣;内里却心高气傲,一击不中,耻于再次出手。我不知他在官场中如何逢迎,但在江湖上必还有他自己的规矩。”
沈放奇道:“你把他说得这么厉害,怎么会被一个身受重伤的人一言不发地赶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