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醉龙池 > 第41节

第41节(1/1)

目录

钱救急,你今天在酒馆外也听到了吧?那个讨厌的万长青……”

“我都听到了。”王欧阳打断道,“万长青那老家伙不简单,不过你对象挺有骨气,这个忙我倒是愿意帮。”

“才不是对象呢!”丁细细脸红道。

李狂药摸着金葫芦,又喝了一口酒,然后摸出怀里的照片,递过去说:“王老伯,这是我在太爷爷家里找到的东西,你看得出那是哪里吗?”

王欧阳接过照片,在昏暗的樟树下看了一看,便冷笑一声把照片还回去。有几个路人经过,以为树下的人是卖毒品的,吓得快速地奔过,没敢停留窃听。李狂药接住照片,不知道王欧阳是否看清了,因为树下的光线太暗了,还有贪香的蚊子围在旁边,叫人心烦。王欧阳不客气地把金葫芦拿过来,大吞一口,然后才笑着说:“果然没错,白堕天盉(音同和)在水狐狸手里!”

“白堕天盉是什么东西?”丁细细好奇地问。

李狂药心说,丁细细见识广博,连她都不知道的东西,他更是不可能知道了。听“白堕天盉”这四个字,傻子都知道,那绝对是一件值钱的奇珍。两个年轻人焦急地想听故事,所以都安静下来,等王欧阳告诉他们。可是,王欧阳喝了一口酒后,就卧在樟树下要睡觉了。丁细细急了,想要拍醒王欧阳,却听对方说了一句话:“快去准备,我明天和你们去一趟甘肃的积石山县,今晚我就睡在这里。”

李狂药愣了愣,哪有这样的人,说去就去,话都没说清楚,谁知道你是不是人贩子。丁细细却兴高采烈,马上拉起李狂药,跑回去准备行李,和李家父母告别。对于近百万的债务,李家父母很是头疼,但丁细细向他们保证一定能想办法筹到钱款,还说那三十万不是拿回来了吗?李狂药知道父母不放心,便说自己不会干shā • rén抢劫的事,最多半个月就回来。

话虽如此,但李狂药心里没底,当把父母应付过去了,他就问丁细细为什么如此信任王欧阳。这一问,李狂药才得知,王欧阳为人真是不简单。一个没钱的人,要想有名头,自然是要有一番本事的。相传,王欧阳年轻时被家人丢到古墓里,关了很多天,就是为了学习如何酿出龟灵酒。龟灵酒又叫坟头酒,是一种很特别的酒,与古物有很大的关联。

王欧阳讨厌古法酿酒,等家人都仙去了,他就离开了包头市。王欧阳爱酒如命,天下间什么酒都要尝一口,可谓是真正尝过百家酒的高人前辈。再加上,王家有一套龟灵酒法,自知哪处古迹适合藏酒,所以古酒也没少尝。若论酒商里的见识之广,即使是丁细细的老爹也要让王欧阳三分。要不是王欧阳淡泊名利,他早就坐拥金山银海了。

坐在家门口,李狂药听到这番说辞,甚是佩服:“王老伯那么厉害,他说的白堕天盉一定很珍贵了?”

“我不清楚,从没听过。”丁细细望天道,“不过我能猜一猜。”

看着门外的夜景,李狂药就靠在家门口,听丁细细讲在酒的别称里,除了狂药,还有白堕,而白堕源自一个叫刘白堕的古人。历史上,刘白堕生于南北朝时期,精于酿酒,所酿之酒用瓦罐盛满,放在烈日下暴晒十日都不会变味,喝起来更是醇美至极。几经沧海,白堕二字就成了美酒的别称。

而酒器之中,除了普通人熟悉的瓶、坛、杯等,还有一种青铜酒器叫盉。盉出现在商周时期,开口正圆,腹部硕大,底部有三足或四足,是用来调节酒液浓淡的古器。丁细细说到这里,便猜白堕天盉应该也是酒器,但刘白堕是南北朝时期的人,那时候不会再制作青铜酒器了,因而王欧阳说的白堕天盉也许不是青铜器,而是铜器之类的。

“是这样啊。”李狂药若有所思。

丁细细却拿起照片,端详后又说:“不过照片上没有‘盉’这种酒器,没准挡在后面。可挡在后面的话,王老伯怎么看得出来?算了,时间晚了,我回旅店准备一下。我们明天去找王老伯,他言出毕行,一定还睡在树下,你尽管放心。”

看着丁细细离去,李狂药就收了椅子,回到家里睡觉。可是,李狂药根本睡不着,先不说白堕天盉是什么东西,那王欧阳是怎么得知照片上的东xī • zàng在甘肃的积石山县?照片上有渎山大玉海等物,没有盉这类酒器,他不可能看得处酒器之后还有什么东西。李家欠了那么多钱,这些事可不能开玩笑。想着想着,李狂药忍不住了,便悄悄从床上爬起来,从家里溜出去。

那条小街里,飘着一股醉人的酒香,流浪狗们嗅到了,纷纷跑到樟树下去围住王欧阳。李狂药怕那人被咬伤,想要去帮忙哄开,却见王欧阳倒了点酒,让流浪狗们舔了舔,接着它们就跑开了。李狂药七上八下地走过去,嘴没张,王欧阳就靠在樟树下,拍着地板叫李狂药坐下来。

“我就知道你会回来找我?怎么?怕我跑了?”王欧阳笑道。

“不是……”李狂药有些尴尬,顿了顿才问,“我想问王老伯怎么会来中山?我听你口气,好像认识我太爷爷?”

“当然认识了,我们可是老朋友了!”王欧阳把空掉的金葫芦放下,吐了口气就说,“你刚才给我看的照片,上面那些东西就是我和他几个人一起去大海石上面找回来的!”

第五章五仙过海

王欧阳的话让李狂药很是意外,也觉得在情理之中,要说李狐没去过大海石,小孩子都不会信。夜深了,街上成群结对的行人慢慢散去,王欧阳醉醺醺的,靠在樟树下就把话说开了。

1976年10月以后,文革虽然结束了,但真正的沉冤得雪还没看见曙光。等到全国的形势都松了,那是从1980年才开始的。在那段日子里,因为王欧阳早就把包头市的酒馆送人了,声望也特别好,所以没人为难他,还处处照顾他。那时很多酒商都被批斗,他们就联系王欧阳,想办法脱身。实在逃不了的,他们就把传家宝找了隐蔽的地方掩埋,以免被红卫兵们毁掉。

实际上,文革的苗头初现时,精明的各路商人都开始准备后路了。有的立刻找关系跑到南洋、欧洲等地,有的走不出国门,他们就把好东西先藏起来。商人到底是商人,投机倒把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一见情势不对,马上就金蝉脱壳。李狐在北京经营酒铺时,文革还没开始,他就和一些酒商运了一些东西出去,尔后才回来带上家人逃去南方。酒商经常运酒,早就形成了一张运输网,能够将重物运到别处,从南到北都有各自的渠道。

那一次,一起同去的酒商有五个人,他们分别是李狐、万长青、王欧阳、丁忘忧、江恨天。他们都是在生意场上认识的,而把酒藏去东海的大海石,则是李狐的主意。由于大海石位置隐秘,比陆地上的秘境更不容易被人发现,大家就都赞同了。这五个人当中,李狐最先在山西认识了万长青,并一起北上做生意。江恨天与丁忘忧来自西北,他们和其他三个人约好,在浙江的舟山见面,并没有去到北京。而王欧阳从内蒙古过来时,途中他救了几个酒商,还答应把他们的东西带去安全的地方,毕竟有些老酒酿了近百年,要是被人一朝砸碎,那就等于要他们死几次了。

在文革爆发前,那五个人把东xī • zàng好,然后就从东海上回来了。他们也曾想过,不如躲在大海石上避风头,但他们的家人还在陆地上,因此这个念头就打消了。他们运东西出来时,为了不引人耳目,没带上家人,否则一出北京城就被拦下了。

幸好,这五个人在文革期间熬了过来,但是文革过后,很多酒商都死了,剩下的都是晚辈后生,对于那年的事也不大清楚。年轻人只听说,文革前有五个酒商前辈将最珍贵的酒及酒器藏到一处隐蔽之地,但都以为那是个传说,而那件事也被酒商们称之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