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节(1/1)
在“一击得手”上。这样的战略非常危险,任何一处小小的错误都能让它全盘倾覆。因为两者的实力相差太悬殊了。二十几年来,他全力推动着人类的备战,但有时夜半梦醒,怀疑也会悄悄啮食他的信心:人类的努力真的会成功吗?他们是不是在推西西弗斯的石头上山?但这种阴暗心绪只在独处时出现,只要有外人在场,他的目光就是明朗坚定的。现在同样如此。只要能让这位慷慨赴死的英雄含笑而去,说句谎话他便不会于心不安。
中校的眼神亮了,微笑道:“同归于尽当然也算是一种胜利。人类即使战败,也绝不能做那些恶魔的‘高智力肉用家畜’,绝不能让他们安然享用我们的地球。执政长,啊不,元善老弟,谢谢你。你把我心中的疙瘩解开了,这么说,这些年我没有白忙活。我该去穿抗荷服了,再见——不,希望是永别,”他微笑着,“那就说明‘天眼’系统已经完善了。”
中校步履轻松地走了,去同家属作最后的话别。这些天,他的父母、妻子和女儿一直守候在这里,时刻准备为他送行。姜元善看看严小晨,心头十分沉重。这位视死如归的英雄,这位神风队员,原来也一直在怀疑中煎熬啊,就像姜营的乡亲们一样。而且,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也没能了解真相。严小晨摇摇头,没有说话,转身去指挥大厅了。姜元善要留在地面。这是最重要的一次试验,姜元善一定要观看它的全过程。试验仍采用“盲试法”,飞球可能在三天内的任一时刻闯入防空圈,而“天眼”系统得随时准备开火,所以,严小晨在三天中不能离开指挥大厅半步,而姜元善也可能需要在这儿逗留三天。
姜元善独自待在地面观察所,只有秘书和保卫人员远远陪着他。他盼着这次能击中飞球,那样“天眼”系统就可以定型并大批生产了;当然,他也强烈希望那位硬汉子能活着回来,虽然希望十分渺茫……
这次他没有等多久。凌晨时分,几十道光剑倏然射出,警报声响成一片。空中传来一声爆炸,十几秒钟后,又传来沉闷的坠地声。几架直升机立即升空,雪亮的灯光轮番扫射着地面……一个小时后,姬中校的尸体被运回基地,遗体上覆盖着联合国国旗和中国国旗。他面容平静,脸上没有伤痕或烧灼的痕迹,只是七窍中有残留的血渍。烈士家属包括死者十岁的女儿都早有心理准备,遗体送回后他们默默地告别,无论大人小孩都在垂泪,但没有号啕大哭。小女儿低声抽泣着,用小手帕细心地擦干净爸爸鼻孔里的血迹。
姜元善向烈士三鞠躬,同家属默默拥抱。他该返回纽约了。同妻子告别时,他说:“‘天眼’系统已经定型,你在基地的工作也基本完成。如果工作上能脱身就尽量回北京吧。抽时间多陪陪家里的四位老人,有可能的话也多陪陪我。”
严小晨从话语中感受到入骨的孤独和感伤,沉默着点头答应。丈夫没有提到儿子,而当妈的最挂心的就是他,“好的,我先回家陪陪老娘吧,我等着你和猛子。”
第八章
1
六十三岁的姜元善在纽约开完执政团会议,连夜赶往北京。这是战前最后一次执政团会议了。在飞球上值班的赫斯多姆三天前发来消息,飞球上的反隐形装置已经发现了恩戈星远征军的母船,距离地球只有二十天的行程了。执政团颁布了秘密动员令,全世界三十万天军和九千九百九十九套“天眼”系统立即进入一级战备;但有关消息对社会严格保密,执政团担心,如果民众陷入战争恐慌,亿万人的异常脑波叠加起来,也许足以让恩戈人探测到。
人类已经准备了三十年,“天眼”系统也进行过多次实战演练。现在,三十年的努力就要开花结果了——或者,人类文明之花就要被狂风巨浪一举摧毁,再无复苏的可能。
现在,姜元善要到飞球上唤醒冬眠的先祖,然后与先祖共同准备那场在敌人“心脏”里的肉搏战。这是大战背景下的小角斗,却更加凶险、胜负难料;如果失败了,那就不必操心埋骨何处。先祖还要唤醒土不伦夫妇,解释他们沉睡的原因,让他们出现在迎接远征军的队伍中。上飞球之前,姜元善还有两件事要赶着处理:回家探望家人,也许这是同家人的最后一面了;还要到布德里斯的秘密营地去,有些重要的事情要办。
空军零号在北京国际机场降落,按照他的吩咐,今天没有官方接待人员,只有妻子在舷梯边等着。两人紧紧相拥,然后匆匆上车朝家里赶去。妻子开车,路上姜元善问:“猛子已经走了?”
“对,他们已经‘入洞’了。”
布德里斯建立的复仇别动军秘密基地都位于地下数千米的地方,如南非金矿、中国贵州的地下溶洞等,这些地方足以躲过入侵者第一波次的脑波袭击。在纽约开会时,布德里斯告诉姜元善,他给特别行动队的成员放了三天假,让他们回家探亲。不愿回家的任其自便。布德里斯本人在会后也匆匆赶回位于中国贵州的营地。妻子说:“猛子刚走,是昨天回来的,在家待了一天,一直陪着奶奶和我。他也期待同你见一面,但嘴上没说。元善,咱们的猛子变化很大,几乎是个陌生人了。”
姜元善沉默地看着前方,霓虹灯光在他脸上连续地闪烁着。“没关系的,我马上就要到贵州去,还能见到他。此刻他可能已经知道我要去了。”他笑着对妻子说,“告诉你一个消息。你知道吗?实际上,咱们已经有儿媳了。”
“‘实际上有儿媳’?你这话什么意思?”
“布德里斯干的好事。你知道他的复仇别动军是纯雄性的,这些年来一直封闭训练,与世隔绝,所以队员们个个都是光棍儿。这次入洞前,他为所有人办了一件大事——让他们留下种子。”
妻子立即应道:“就像先祖离开恩戈星之前那样?”
“对。布德里斯在网上发了启事,有几十万名女性志愿者报名,随后用电脑为每位队员随机匹配了一位妻子,当晚便同房了。当然还采取了一些刺激排卵等医学措施,以确保每位妻子一次就能怀孕。”
严小晨沉默片刻。虽然是在战前的特殊情况下,但这样草率的男女结合也仍然带着男性沙文主义的色彩,让她心里不舒服。然而在眼前的形势下,她只有接受现实。她轻叹一声:“这臭小子!在家待了一整天,对我一句也没提。不知道咱们这个儿媳是什么样子。”
“不知道,连猛子也不知道。”
严小晨笑了,“怎么可能呢,虽然过去素不相识,至少有过一晚的相处吧。”
姜元善在心中叹息一声。猛子确实不知道“妻子”的相貌、声音,连名字也不知道。儿子这样做用心良苦——可能过于苦涩了。这会儿他不想对妻子细讲,赶紧换了话题,“他确实不知道,这事以后再给你细说。咱妈呢,还是那样糊涂?”
“咱妈可不糊涂!思维敏捷着呢,刻薄话张嘴就来。”说起婆母,严小晨颇有点哭笑不得,“真没想到,妈到晚年性格会变成这样。自从爸去世,她的性格就完全变了。”
姜元善用力握握妻子放在档位杆上的右手,“这一年你受委屈了。”
虽然姜元善早在二十年前就想让严小晨从工作中脱身,但实际她在去年才退休回到北京。“天眼”系统已经遍布全球,可以有效监测地球大气层的每一个角落。作为设计者,她反倒没有太多的工作了,或者说,她对这个世界应尽的责任已经尽到了。她退休回家,以便多陪陪亲人,但实际上她只是陪了婆母,因为其他三位老人都已相继去世,丈夫和猛子也几乎没回过家。令她始料未及的是,八十八岁的婆婆性格完全变了,与她相处可不愉快——这么说未免太轻巧了,实际上,这一年她十分压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