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1/1)
说话都不照谱了。你猜他说啥?他说咱老姜家人老几辈子积福行善,他不信到这一代会断了香火。”
姚明芝这是第二胎,老大是闺女。农村里的计划生育政策虽然比城里松,但也只准生两胎,所以这次生男生女可关乎着老姜家的根儿,当爷奶的早就牵肠挂肚了。老娘的话让姜宗周有点尴尬,因为手机音量很大,他怕同屋的严家小两口儿听见。严家夫妇都是北京户口,只准生一胎的,这次生个闺女,意味着已经“断了香火”。他忙低声说:“妈,你高兴糊涂啦?还说咱家都是明理人呢,看你说的啥糊涂话。那是旧思想,生儿生女都是传咱家的香火。别说这些糊涂话了,赶紧做饭吧,我这就回去。”
“别慌别慌,你爹还有话呢。”电话里唧咕了几句,“你爹说他已经把娃儿的名字起好了,叫姜元善,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这是大名,小名叫牛牛吧,是我起的,今年是牛年。你问问明芝同意不同意。”
“没啥不同意的,就依你们。”
老娘太兴奋了,还想唠下去,笑着说:“知道不?咱们小慧可有小心眼儿啦!你六婶逗她,说有了小弟妹,爸妈就不会亲她了。小慧真上心了,一直到睡觉前都少言寡语。我问她亲不亲弟弟,她木着脸,就是不回话。”
“没关系,赶明儿姐弟俩一见面,自然就亲了。”
姜宗周摁断电话,回头看看严家小两口儿,多少有点难为情。严豪看看产床上的妻子,笑着说:“大舅哥你别怕我多心,没关系的,我和姜兰真的不在乎。谁说闺女不传香火?看吧,你姓姜,嫂子姓姚,这两个姓都带女字旁,说明它们都是母系留下来的姓氏,对不对?中国凡是最古老的姓氏都带女字旁,像嬴姓、姒姓、妫姓、姬姓,多了去了。其实,连‘姓氏’的‘姓’也是女字旁!咱中国的方块字就有这条好处,单从字形上就能追到老祖宗那儿去。”
姜宗周高兴地拍拍严豪的肩膀,“这话说得有学问!不愧是北京人,思想就是比俺们开通。噢,我得回家拿饭去了。是俩人的饭,你就别让家里做了。”他带上那本书,临出门又笑着对妻子说,“我回家这阵儿,明芝你跟他两口子商量一下,订个娃娃亲吧。俩小东西有缘,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同地生,连体重都一样,太巧了。要能成一家,笃定能白头到老。”
明芝笑道:“我肯定乐意啊,就怕人家北京公主看不上咱这穷旮旯的小姜先儿。”
严豪忙说:“谁说的,谁说的!大舅哥你放心走吧,我们这就商量,等你回来,大舅哥就变亲家公了。”
姜兰也凑趣,“甭商量,我已经同意了。再说,你家小子长大后怕是留不到姜营吧,现在的年轻人心野,脚下路子又宽,你那个‘济世堂’不一定拴得住他。”
“我倒不在乎,就怕他爷爷伤心。他非想让‘济世堂’万古流传哩。好,我走啦。”
姜宗周笑着出门。天色刚刚放亮,东方天空露出一抹红云,田野中雾霭升腾,周围萌动着春天的气息,一如这位新父亲心里腾腾跃动着的兴奋。此刻,这位新父亲对着朝阳用力舒展双臂,尽情地来了一个深呼吸,然后步履轻快地跑步回家。
第一章
1
早上,在“墨子”号航母的军官餐厅吃完饭,军事夏令营的副领队小赵对孩子们说,今天航母编队的陈司令特意不安排飞机起降,让大伙儿在船上好好参观。因为如果有起降,飞行甲板那块地方是相当危险的。小赵笑着说:“我这肚子盛不住话,有一个秘密憋不住。告诉你们吧,陈司令跟咱何领队是中学的铁哥们儿,所以才对咱们额外照顾。”
孩子们回头朝何领队欢呼起来,老何将近五十岁,方脸浓眉,中等个子,一身旅行装。他背着手站在孩子群的外边,笑着听小赵讲,对他的吹牛不置可否。孩子们中的姜元善今年十六岁,个子不算矮了,身架还没长开,瘦不拉叽的,但瘦胳膊上也有鼓突突的腱子肉,那是他从小练武练出来的;头发乱得像蓬草,赤脚穿着皮鞋——这是他的痼习,他说不管冬天夏天一穿袜子就烧脚。他嬉笑着说:“何伯伯,既然你和司令是铁哥们儿,跟他说说,把‘不准拍照’的禁令取消算了。飞行甲板上还有啥秘密?别说美国的‘锁眼’,就是商业卫星也拍得清清楚楚。想查‘墨子’号的资料,到网上一搜就行——不过得上国外网站。咱国家这保密工作做得,嘿,就只保住自家人不知道了。”
十七岁的朱郁非是个小胖墩,圆脸圆脑袋,长得像个小罗汉,戴着高度近视镜。他也凑上来说:“对,求求陈司令吧。不让带照相机算啥夏令营?太没劲儿了!”
老何朝小赵哼了一声,那意思说谁让你吹牛?你看咋收场吧。小赵搔搔头,笑着劝大伙儿说,尽管何领队和司令是铁哥们儿,但咱们是客人,应该更严格越守军队的保密规定呀,你们说是不是?孩子们不愿意,仍在跟小赵磨叨,有的干脆过来磨叨老何。老何被他们磨不过,最后很干脆地放了一句话:“行了,别磨唧了,我和司令说一下,给你们半天时间留影。”
孩子们爆出一阵欢呼。
这个夏令营只有十一个团员,年龄都在十五到十八岁之间。别看年龄不大,来头可不小。十年前,国际科学界综合了美国西屋奖和美国高中科学工程奖的宗旨,创办了一个“国际物理工程青年才俊奖”,参加者年龄限制在二十岁以下。设立这个奖的目的是培养和发现最顶尖的年轻工程天才,这些天才必须目光敏锐,能将最前沿科学理论应用到工程技术上。换句话说,物理工程奖的获得者应该做出世纪性的发明,如量子计算机、量子密码技术、隐形斗篷、氢氦冷聚变、太空升降机、电能大功率无线传输、基因纠错技术(消灭遗传病)、基因改进技术(如提升智能)等等。理所当然,物理工程奖的得主成为各跨国公司竞相争夺的资源,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这个奖比诺贝尔奖还吃香。
中国在前四届国际物理工程大赛中被剃了光头,别说金银铜奖,连入围的都寥寥无几。好在中国人“知耻而后勇”,充分发挥了中国人特有的集体优势,国家出面设立国内物理工程大赛,在全国范围组织大赛培训梯队,进行了一层层的选拔。在这件事上,军工部门没有公开出面,实际却介入很深。国内大赛至今共举办了三届,此次参加夏令营的孩子全是各届国内物理大赛的前三甲,包括:
第一届:金奖林天羽,银奖庄敏(女),铜奖孙可新;
第二届:金奖摆长有,银奖万玉民,铜奖刘涛(女);
第三届:金奖徐媛媛(女),银奖张如弓,铜奖严小晨(女)。
这些工作成效显著。第五届到第八届国际物理工程奖中国人继续被剃光头,但到了今年,即第九届国际物理工程大赛,中国人一鸣惊人,共斩获一个金奖姜元善,两个铜奖朱郁非和严小晨(并列),获奖比例在参赛各国中名列第一。国内媒体把这件事都炒疯了。三个获奖者一回国,老何立马组织了这个夏令营,把十一个宝贝疙瘩先护到翼下。
当然,老何不是旅行社的。他是新概念武器研究所的所长何世杰,少将军衔,与航母编队的陈司令倒真是学校里的铁哥们儿,不过不是在中学,而是在长沙国防大学。副领队小赵当然也不是旅行社的,而是他的私人秘书。在夏令营里,他们对自己的身份严格保密,因为何世杰想在完全自由的状态下观察这些孩子。在军工界拼搏几十年,他有一个深切的感受:若论踏实苦干和基础深厚,国内技术人员绝不亚于国外同行,如果在钱学森那样的“大家”领导下做助手,或者针对弄到手的武器样本搞逆向工程,个个都是好样的。但总的说来,他们中最缺的是“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