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节(2/2)
徐卫听得好笑,这算命的,哪个不是捡好听的说?十有bā • jiǔ是说什么“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之类,只是表面上也不说破,继续听。
“为妻没读过几句书,但这两句却记得紧,唤作‘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我当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想要再问,道长已说……”
徐卫这回不得不抢一句:“天机不可泄露。”
“正是,不过她还说了,只要这两句传到官人耳朵里,自然明白其中含意。”张九月道。
紫金虎才没心思想这些,只敷衍道:“这推算之人,多半说的是隐语,一时也想不明白。”
“官人真不明白?”张九月认真地问道。
“真不明白。”徐卫使劲点头。
“为妻这一路下山,一直在想。倒是妹妹到底多读了些书,说这云横秦岭,莫不是我们南下时越过的终南山?家何在?不就是官人到这射洪之后一直在念想的么?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一句,妹妹说,要官人自己才能明白。”
当她说完这些以后,就发现丈夫没有回应,而是坐在那里出神。她也不去打扰,将丈夫茶杯的里的冷茶倒掉一些,又加了新水进去,递过去时,徐卫接过,却没有喝,口中道:“或者是凑巧,这两句倒还真跟我眼前的处境沾上边。”
徐卫前世时,倒也读了书,但他却并不知道这两句诗文的出处。这是唐代韩愈的一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两句。当时韩愈已经上奏,批评皇帝劳民伤财迎拂指舍利入宫中供养,结果触怒唐宪宗,被贬往潮州,行至蓝田关时,他的侄孙韩湘到来,遂写了一首诗。当时韩愈很是郁闷憋屈,此诗最后两句“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边江”,意思是说,我知道你远来应该是有考虑的,等我死在充满瘴气的江边后,好好收敛我的尸骨吧。
这金华山是川中名山,道教圣地,再加宋代崇信道教的风气,山上男女道士平素里只怕也没少见达官贵人。而张九月是个实诚的女菩萨,一来二往,那女道多半也听到一些口风,虽不了解底细,但也知个大概。遂拿这两句来蒙,反正模棱两可。
第八百八十章
十月的徐卫不淡定,而远在兴元府的刘光世则更是坐立不安。他已经收到军报,辽军竟然直驱直入泾原,前锋部队一度拱到镇戎军,距离渭州一步之遥!夺渭州则直入关中,这个利害,作为西军将门之后的刘宣抚是再清楚不过的!
惊出了一身冷汗之后,刘光世心下有些没底了。目下的战局并没有按照他原先美好的设想发展,辽军并没有去救援萧合达,而是直扑泾原。张宪虽然率领秦凤军顶了上去,但若契丹人集中兵力打泾原,张宗本能否顶得住?一旦顶不住,后果是什么?
此刻,他没空再去想什么消耗徐卫的嫡系,他只想着怎么将这个战局扳回来!秦凤经略司的兵力显然是不够的。杨彦的永兴军在关中,姚平仲的熙河军也离得太远,最近的,就是他自己亲自掌握的神武右副军。七万步骑,如果顶上去,那是绰绰有余,什么都不用担心。但如此一来,此前种种算计,岂不扑了空?
这世上,但凡作恶人的,都要恶到底。而刘太尉虽有心作恶,却又怕把徐九的嫡系消耗殆尽当然是好,可万一门户开了,使辽军有入关中的可能那就大大不妙了!思之再三,左右权衡,最终还是悄悄下了命令,让神武右副军集结待命,一旦不测,就立即增援。
同时,他也顾不上自己的战略计划,飞马传令泾原鄜延二军火速回撤。别管什么萧合达了,先保住陕西是紧要。就这么一道命令,就使得宋辽战局攻守易位。萧朵鲁不若知道了,只怕是哭笑不得。
实际上,两位徐大帅已经在撤退的路上。徐成在他九叔跟前那么几年不是白混的,一打眼就知道契丹人干的是围魏救赵的勾当。而且,似乎在萧朵鲁不眼中,萧合达的生死存亡不是最重要的。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