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宋阀 > 第1275节

第1275节(2/2)

目录

张宪哪里不明白这个道理?辽军已经突至跟前,威州情况如何,不得而知。倘若威州已经失陷,那么泾原徐大帅的退路就被截断,战局确实凶险。而他现在还担心另外一件事情。

党项人之所以能和大宋抗衡那么多年,一是凭借骁勇剽悍的军队,二就是地利。而这个地利,简单地说,就是横山和天都山一线。横山在陕西北部,亦即古桥山,为横山主峰,高出地面一千二百尺,直接宁夏诸山,横亘千余里。

在宋代,这一山系地形险要,境内分布着很多州军,宋人所指的横山,并不是整个山系,而是特指其北部。而当初被西夏倚为屏幕而控制的横山,主要是指银、宥、夏这三州,现在已经被宋军控制住。

而天都山,则位于泾原路防区内的西安州境内,即后世的宁夏海原县。天都山并不像横山山系那样绵延千里,但是历史上它曾有“固靖之咽喉,甘凉之襟带”的说法,于西夏来说,极其重要。

横山天都山,是当年西夏跟大宋叫板的本钱。党项人地不如大宋广,人不如大宋多,为什么昔日能够屡屡挑起战端?依靠的,就是这横山天都山。因为这两处战略要冲,南面,亦即面朝大宋这一边,都是险要的地势,而在北部,也就是西夏境内的地区,则是肥沃平坦的土地,以及在此地聚居的羌人,宋人谓之“横山羌”,西夏军队两张王牌,平夏铁鹞子,横山步跋子,后者正是由“横山羌”组成。

夏军每次进攻陕西,都是先从西夏腹地出发,到横山天都山地区“就粮”。什么叫就粮?就是出发时根本不带什么补给,到了与陕西一山之隔的横山天都山地区才补充物资。然后兵马南下,突入陕西,可谓事半功倍。

范仲淹当年在陕西推行“堡垒战术”,抢下一地,立马修筑城池堡垒,一寸一寸往前推进。虽然行之有效,实则是无奈之举。因为如果不这样,你只要一动,党项人就能夺回来。他发一次兵,比你容易得多。

现在张宪担心的是什么?辽军进攻威州,这是先前川陕宣抚司都知道的事情。但是现在,秦凤军才走到镇戎,辽军已经出现在面前,这可是深入数百里之远!天都山所在的西安州,就在威州的西南方。换作任何一个稍有见识的将领,都不应该忽视这个战略要地。

徐太尉当初与辽军相约伐夏,为什么舍得把大片的西夏领土都让给契丹人,而独要横山,天都山,以及西凉府?就是因为只要西军控制住这些地区,退可以坚守,辽军很难攻得进来;进可以直扑银州平原,并且卡断夏境和西域的交通。说白了,主动权必须抓在自己手里。

如果说,辽军袭击西安州,夺取了天都山,那么就在这道防线上撕开了一个口子。这一个点破了,整条线都会波动。

张宪把他的担忧说了出来,当时帐下一副都统制即道:“两位徐经略的大军还在辽军背后,倘若契丹人真志在天都,难道不怕被泾原鄜延两军断了退路?”

这话得到了许多秦凤将佐的附议。确实如此,西安州险要城坚,不是轻易攻得下来。辽军倚仗着骑兵之利,应该不会把心思放在攻城拔寨上,他们最有可能的目标,还是在泾原鄜延两军身上。

这两个帅司,是诸路西军中兵力最强的,倘若二徐有失,西军就将受到重挫!徐家,也理所当然地挨了一记窝心脚!只怕站都站不起来!

张宪坐将下去,缓声问道:“那依你等看,我军是按原定驰援威州,还是……”

“现在敌暗我明,虚实不清,依卑职看,还是先摸清情况,再图进兵。否则,这一头乱撞,步步凶险!”

第八百七十九章

四川,射洪。

在这西南,十月的天气已经是分外凉爽了,田间地头劳作的农夫仍有亮着膀子的。今秋收成不错,那些将脱粒后堆积起来的桔杆一担担挑回家里作柴禾的人们,神情颇为喜悦。徐卫在院坝里搭了一把椅子,一把矮桌,有些无聊地品着茶。茶是新上任的梓州知州托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