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节(2/2)
他寸步不让的举动,激起了一些主战派大臣的血性,纷纷出言相助。一时间,那资政殿前的广场上,大宋开国一百多年来未有的场面出现了。满朝文臣几乎泾渭分明地划作了两派,激烈地指责,质问,甚至叫骂。只有少数人远离人群,站在一旁,大摇其头……
消息飞传入禁中,皇帝赵桓闻讯大惊!立即派遣内侍前来召诸大臣到资政殿面君。当下,那群情激愤的大臣们边走边骂,都投资政殿而去。
这处宫殿,是天子召见百官,接见外邦使臣,交换国书的所在,是国家最高权力中心的象征,何等庄严?可满朝文武入得殿后,仍旧不停,吵得那资政殿跟骡马市一般!
赵桓从屏风后出来,一直走到御座之前,那满殿文武仍旧吵得不可开交!内侍几番阻止都不见效,气得赵官家拿起一方砚台往御案上狠命一砸!
一声巨响!终于让吵得面红耳赤的大臣们回过神来!刹那之间,殿中落针可闻!
“卿等皆国家之柱石!因何作此市井之态!堂堂朝廷官员,竟如那坊间泼皮无赖一般,成何体统!”赵桓罕见地发怒道。
赵鼎代理宰相,为政府之首脑,率先告罪道:“臣等无状,惊扰圣上,望乞恕罪。”
“望圣上恕罪!”众大臣七嘴三舌地附和道。
赵桓也没那闲工夫去多生气,坐下之后,百官正欲推金山,倒玉柱,行大礼。他却不耐烦地挥手道:“礼就免了!卿等因何争吵?”
班中走出耿南仲,奏道:“官家!镇江满城风传,言金人已渡大江。此刻,百姓dòng • luàn,皆欲夺城而逃!”
赵桓一张脸顿时煞白!金人已过长江!这,岂非马上就要兵临镇江城下!
折彦质被耿南仲抢了一个先,此时再不敢迟疑,急忙出班奏道:“陛下!妨间谣言不足信!臣掌江中水师,至今未收到金人入江的消息!可见,确系谣言!”
“折枢密!当着天子面,你还在掩饰!我问你,那瓜洲守军是不是放弃渡口,全部逃到江南来了?”耿南仲大声道。
折彦质神色不改,点头道:“确有此事,但……”
“瓜洲渡一丢,金人眨眼之间就将南渡!请天子,火速撤离行在!”耿南仲得了他这句话,立即向赵桓奏道。
“臣附议!”“臣附议!”“附议!”
他一挑头,众多大臣纷纷附和,都请赵官家火速离开镇江府避祸!金兵过江在即,若天子和满朝文武都困守此城,万一落在女真人手里,个人生死荣辱事小,国家无主,万军无首事大!
这么多人主张立即撤离行在,从前极力反对的赵鼎、折彦质、何灌等人却没有再据理力争。不知是因为忌惮诸多大臣的愤怒,又或是其他原因。
赵桓此时如坐针毡,见赵折何等人都不说话,心知局势必然已经恶化。只是这匆忙之间,往哪里逃?而且,这一走,也就意味着,江南也会遭到女真人的劫掠,大宋已经丢了两河、山东、中原,再丢,可就没地方了!
可要是不走,金人一旦过江,镇江府绝对守不住,到时难道象那辽帝耶律延禧一样去作女真人的阶下之囚么?早知如此,当初何不从李纲等人所请,将行在定于关中?有剽悍英勇的西军,有能征惯战的徐姚等将,至少不会被人打到眼皮子底下!
这会儿,那一班大臣都苦谏皇帝尽快拿主意,迟了可就祸事了!
“局势如此危急,便是要撤,又往何处撤?”赵桓焦急地问道。
耿南仲显然已经预先想好了退路,奏道:“臣等护拥官家,先退往杭州,视局势而定,再作计较!”
百官一拥而上,纷纷赞同,那阵势,是非要逼皇帝当殿决断!兹事体大,赵桓倒也没有马上同意,这殿上百官吵吵闹闹,实在不便商议。当下,便命百官暂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