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节(1/2)
?
只是这么多大臣都劝退,他们几个也不好出头去反驳,否则就跟大多数朝臣站到了对立面。
赵桓心中委实拿不定主意,心中不胜其烦,挥手道:“此事容后再议,当务之急,是勉励将士奋勇作战,阻金贼于江北!罢了,都退吧!”
群臣哪里肯依,抛开忠君爱国不说,他们的妻儿老小都在镇江行在,要是不撤退,大家一起完蛋!因此那垂拱殿上哀声四起,都求皇帝放弃行在。
赵桓一拍御案,拂袖而去!留下满殿大臣,痛声疾呼!
折彦质见时机已到,来到参知政事赵鼎面前,将他请到一旁,小声道:“江北有军报至,情况不容乐观,可速往面君。”
赵鼎猛然侧首,盯着折彦质片刻,颤声问道:“到何处了?”
“已破真滁二州,正攻和扬。”折彦低声道。
赵鼎大惊失色!那离镇江府,岂非一江之隔?何灌也凑上前来:“休要惊慌,御营司在江南尚有三万兵,江中亦有水师,金军想渡军绝非易事!”
“嗯,东京留守张所亦引残军渡江,他本人业已入城,此事尚有转机,可速速面君奏对!”折彦质补充道。
赵鼎代理宰相,为政府之首脑,略一思索,当机立断道:“我等同去见天子,劝谏就在镇江督战!务必阻敌于江北,再遣使者入陕,诏西军入援!若何?”
折彦质与何灌对视一眼,莫说西军现在可能自身难保,就是无事,这陕西江南相隔万里之遥,等他们来救,要到几时?现在只有两条路,要么挡住金军,不使其过江。要么就真如殿中大臣所请一般,护着官家,逃吧!一直逃到金军放弃追击为止!但这样作的后果极其严重,那就不止是中原沦陷这么简单,南方都有可能不保!到那时,试问普天之下,还有哪里何以立足?让天子去四川么?
折彦质将这一层言明,赵鼎切齿道:“且不理这事,先顾眼前!走!”
他脚刚一动,冷不防旁边窜出一个人来,一把扯住他衣袖,厉声道:“局势颓败至此!你等还要作甚!”
几人骇了一跳,定睛一看,却是耿南仲。赵鼎一面往回扯,一面道:“正因危急存亡之际,我等才要……”
耿南仲扯住衣袖不放,不等他说完,一口截断:“满朝文武都劝退,你等身为宰执却一言不发!我还不知道你等心思?就想将官家留在镇江险恶之地,以全你等名声!”
赵鼎大怒!吼道:“总强似你一味逃跑!”
耿南仲不依不饶,就是扯住他不松手。何灌勃然色变,上前一把掀起他手,护了赵鼎就走!他是什么人?当年拥立新君的功臣!一直受到赵桓信任!
耿南仲整个脸都垮下来,见赵鼎等人出了殿,急忙找到副相黄潜善道:“事急!赵鼎等人必去面君劝留,我等万不可使其得逞!可愿担风险,与我闯宫面圣?”
黄潜善面色一凛,迟疑片刻后,朗声道:“事关国体,何计风险?拼却头上乌纱不要,也当保天子平安!”
“好!再找数位重臣,随我走!”
却说赵桓离了垂拱殿,忧心如焚地往后宫走,那左右内侍小跑着跟在后头,大气也不敢喘一下。结果没走到几十步,突然看到官家半边身子一歪,摔倒在地上。骇得内侍们一拥而上,将皇帝扶起。
赵桓患有一种唤作“风疾”的病,发病时手脚麻痹,站立不稳。原来在东京时便曾发作过,但并不常见。却因到了江南,或许水土不服,此时又崩发了。内侍们将皇帝抢入寝宫,乱成一团,急召御医来诊治。
那赵鼎折彦质等人一路追来,却见肉侍宫娥们来来往往,慌慌张张,折彦质上前扯住一个问道:“何事惊慌?”
“官家风疾发作!”内侍颤抖着回答道。
三个在场重臣不禁骇然!这个节骨眼上,可出不得这种事!还指望着天子效仿真宗澶渊故事,督战镇江呢!
“天子旧疾发作,如之奈何?报是不报?”何灌向赵鼎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