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节(3/3)
徐卫重新坐回去,郑重道:“这点宣抚相公放心,金军若仍旧是两路出兵,最便捷的进兵路线,就是由关中平原直抵长安城下。这一地区,卑职已经作了妥善布置,长安城防自不必说,耀坊诸州亦有重兵。而且长安背后,还有宣抚处置司直属部队,足以抵挡。”
“可你现在还在镇江行在。”徐绍道。
“这点宣相也不必忧虑,就算卑职不在,招讨副使吴玠,都统制杨彦可代替卑职指挥,再兼张宪、吴璘等将俱可独挡一面,最不济,撑到宣抚相公回去没有问题。”徐卫宽慰道。
徐绍这才稍稍放心,可接着,他问出了一个让徐卫担心的问题:“若金军两路进兵,西军自然要守土抗战。倘若不是,那西军入援就责无旁贷,你知道吗?”
徐卫面无表情,他可以想象得到徐绍顶着来自朝中的多大压力。但是,把西军从陕西拉到中原去作战,绝对不是明智之举!我徐卫是打了几次胜仗,可那都是在有限规模当中。这次金军号称五十万,水拧干了,二十万总有,再把那些虾兵蟹将刨了,真正的金军精锐十万不算多吧?
要对付十万金军,而且是在中原地区,西军得出多少兵马?至少十五万吧?你还得防着完颜娄宿趁西军驰援中原之机大举进攻!算算这笔帐,西军有这个能力么?抛开这些不说,就算西军真的入援了,打胜,就是解除中原的危机,把金军逼回去。可万一来次象历史上“富平之战”那样的大败!中原保不住!陕西保不住!残余的西军恐怕也只能和历史上一样,去退守四川。那我们还凭什么跟金军叫板?
“居家为叔侄,受事为僚属,宣抚相公但有军令,卑职必定相从。倘若相公真愿拿西军作赌,卑职无话可说,唯有听从节制!”徐卫拱手道。他这不是在赌气,因为他知道,以徐绍的见识,不可能想不通这些道理。
徐绍紧咬着牙关,闭了眼睛,良久,挥了挥手。徐卫起身一拜,大步出房而去。
次日一早,他二人便启程往陕西回去。猝然之间发生这么大的事,朝廷已经够乱了,没有任何人来送。因为中原已经开战的缘故,所以他们只能往蜀中去,经四川回陕。这条路,哪怕是用最快的速度,也要一个多月才能抵达目的地。
就在他们火带往陕西赶去的路上,中原地区已经狼烟四起。隆兴五年,八月,金国朝廷决定支持完颜兀术,由他任右副元帅,发燕京枢密院辖下兵马九万余众,又征集了一个汉军万人队,一个契丹万人队,再加上签军五万,伪韩军五万,共计二十一万人,号称五十万,发动了“收取中原,剑指江南”的进攻。
战争开始之初,金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全部击溃了山东境内有限的宋军。但令人疑惑的是,兀术似乎并没有冲着东京去的意思,故意放着东京地区不打,而是兵分数路,迅速攻城拔寨,占领中原其他府州。东京留守司的战略布置,本为就是以京城为重点,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