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节(2/2)
他大发感慨,等了一阵也没人叫个好,苦笑道:“我说徐大帅,徐经略,你在听么?”
“且听着呢。你这话听起来没错,实际还是有些出入。金军一来兵力充足,二来攻陷鄜延,士气正旺。再加上得到了我军器械制造方法。我坦白说,如果不是王禀极擅防守,再凭借火器的长安一定沦陷,但至少是艰苦万分。哪还有今天我在敌楼宴请兄长的惬意?”徐卫开诚布公的态度,很得马扩的好感。
胜,不妄喜,败,不遑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难怪李纲承坛拜将,这说明李宣抚还是有识人之明的,可我……
自嘲地笑了笑,又端起酒杯,仰脖喝下。
楼梯上响起一阵沉重而急促的脚步声,杜飞虎奔上楼上,径直朝徐卫走去,刚伸出一只手,本想在大帅耳边轻语。可徐卫却道:“子充兄不是外人。”
“大帅,诸路兵马都已回城,只剩张统制一路。”杜飞虎低声说道。
徐卫端着酒杯的手停了下来,随即放下杯子,至栏杆前,眺望金营。此时,火势明显弱了一些,按说张宪该回来了吧?倒不担心金军会有什么举动,怕就怕张宪恋战不退,到时候得把自己给卷进去脱不得身。
“这不是回来了么?”
第三百七十二章决定退兵
宋军于十月初五发动的这次偷袭非常成功!李植的军营完全被冲乱不说,连带着与他邻近的契丹军也遭了殃。次日金军统计损失情况,伤亡高达万余!粘罕既惊且怒,被紫金虎偷袭,他能接受,损兵折将,他也能接受。问题是伤亡以万计!要明白,宋军这是趁夜偷袭,并非排兵布阵,明刀明枪地干。而且,从事发到宋军撤走,前后远远不到一个时辰!如此之大的伤亡不能不让人震惊。
细过详细查看,最终证实,伤亡的一万多人里,大部分并非被宋军击伤击毙,而是混乱之中,人马互相推挤践踏所造成的。民夫冲乱了李军,李军又冲乱了契丹军,互相裹胁着乱窜,黑夜之中又敌我难辨,因此便有了这个结果。
还有,宋军一路袭击,多路佯攻骚扰,很大程度上牵制了金军的应变。以至于张宪的部队撤离战场之后,粘罕派出的部队赶到事发地点,却只能干些打扫战场,扑灭大火的事情。
徐卫对这个结果很满意,奖赏了参与此次偷袭的将士,尤其是张宪。在事后总结中,众将都认为,此次偷袭成功。首先得益于前期的准备,细作混入了金军作为内应,动手时放火引发混乱,让张宪部得以从容进攻。否则,黑灯瞎火,敌我不分,很容易把自己都裹进去。这也是为什么张宪见好就收的原因。
其次,便是各军之间的配合协作。张宪动手之后,本是金军火速应变之时,但其他几路佯攻的部队有效牵制了敌人。最后,要归功于火器。张宪从头晚回城开始,就对“奔雷箭”赞不绝口,认为这种器械非常好。不管是攻防城池,还是旷野决战,都能派上用场。
李纲欣闻摸营得手,亲自来贺,允诺论功升赏。消息传出之后,长安民众也欢喜不已,将这件事传得扑朔迷离,甚至有些神话的色彩了。
这次偷袭,大挫金军士气,李植的次子李猛,甚至在这次事件中被踩成重伤,救出来的时候奄奄一息。气急败坏的粘罕对完颜娄宿说,一旦宋金和谈完结,便把这群没用的废物撵回河东去!
被偷袭之后,金军上下对攻陷长安城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一部分将领吵着后退,一部分则力主围困,但没有任何人再提继续攻打。虎儿军已然是一支劲敌,再加上那骇人的火器……
中月上旬,宋金双方使节仍在讨价还价。到初十时,耶律马五回到军前,言宋使黄潜善不敢擅自裁夺,已经将大金国的条件上报镇江行在,同时请求大金国派出使节,随他一同南下,面见大宋天子。
南朝这个举动,让粘罕看到了希望,立即派出契丹官一员,汉官一员,号为“审议使”,随黄潜善南下镇江。宋使提出一个要求,说现在贵我两国已经开始议和,是不是请大金国相暂时停止对长安的进攻包围,退回黄河西岸的陕西东部?
粘罕断然拒绝了这个要求,不是他有多强横。而是他非常清楚,一旦解除对长安的包围,紫金虎会有什么动作单说,内外一联通,南朝不就知道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