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节(2/2)
他本是陕华经略安抚使,现在要调他来守卫长安,而且现在京兆府境内就剩下他一个大帅了,种太尉又不能理事,所部也只能划给徐卫节制,你总得给他一个名正言顺的差遣吧?而且奖罚分明是治军第一要则,他担这么大的风险,与长安共存亡,不升个一级半级的,他答应,他的部下也不答应。
这事把李纲愁得够呛,本打算不管徐卫的资历,把他升作都统制,总管诸军。可徐卫却拒绝了,说是自己还不够格。
其实徐卫很明白,都统制?统个屁!陕西这地方,你能统得了谁啊?统曲端,人家鸟你么?统徐家老大?人家是制置副使!统秦凤赵大帅?他才几个兵啊!统熙河王倚?隔着那么远,等我统到他,肉夹馍都凉了。
与其挂个都统制的虚名,不如给我来点实际的。
也不知是不是有人给李纲提了醒,也不知那个人是不是马扩,反正李纲最终决定下来,要给徐卫一个什么差遣了。
这天是七月二十,黄道吉日。在长安城外,一处旷野中,人声鼎沸,军旗飞舞,甲士如林,人山人海。一座高逾三丈的高坛巍然耸立!坛上遍插旗帜,每一层,皆有铠甲鲜明的武士执戈把守。
坛前五十步内,不许闲杂人等靠近。而五十步外,列着整齐队伍的将士们各执兵器,雄纠气昂!再外,则是长安的百姓们,扶老携幼出城而来!别误会,不是郭京之流又死灰复燃要在这里作法了。这座高台,叫拜将台,古礼中有“承坛拜将”一说,是不是出自刘邦拜韩信,不知道。
无论军民,尽皆欣喜。之前的“谣言”已经不攻自破了,陕华小徐经略相公一力担起长安存亡!在诸军都撤退之后,独率虎捷雄师拱卫京兆!不愧是徐彰的儿子!上了年纪的人,都还记得当年纵横边陲的西军第一虎将徐天甫。
徐卫此时远离人潮,与十余骑在拜将坛北面数百步之外。骑士们都牵着缰绳等候在一旁,徐六徐九两兄弟正谈论着什么。
“六哥此去,一路小心。”徐卫郑重道。
“这话该哥哥对你说,金军势大,长安就靠你了。”徐良拍着堂弟的肩膀道。他这是准备去泾原见徐大。徐卫虽然决定保住长安,但毕竟与金军兵力有所悬殊,为了保险起见,徐良自己提出来,往泾原去见大哥,跟他商量商量,是看回师,还是怎样。
徐卫点点头,转身看了数百步外如潮的人群,表现得十分平静。徐良一见,忍不住笑道:“我说九弟,你比我小七岁,却已经作到一路帅守,如今李宣抚又要承坛拜将,你就没点表示?”
徐卫苦笑一声:“救火的事,总少不了我,也不知幸与不幸。”
徐良左右一张望,靠前一小步,低声道:“民心可依,长安军民之前饱受惊吓。你这个时候站出来登高一呼,率军抗敌!无论胜改,小徐经略相公的威名,注定震动全陕!而且你的身份特殊,经此一事,在陕西还有谁能动摇得了你?曲端?呵呵,他不是数次违节么?待哥哥回到东京,便可禀明父亲大人,调曲端去留守司,要不然就干脆一点,调他去镇江拱卫行在,如何?”
徐卫笑了笑,不置可否。
徐良见时候不早,遂跨上马背,身后卫士也都上马,向堂弟作别道:“好生用兵!莫负了二伯一世英名!”
堂兄本是一番好意,可在徐卫听来,怎么就那么不顺耳呢?我大大小小的仗也打了不少,死在我手底下的女真人也有以万计算吧?怎么人提起我徐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