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节(1/3)
陕西黄陵县,宜君县,铜川市一带,这一地区山多,金军想要快速攻进来基本不可能。只要吴璘能守住这一地区,就能给关中转移争取时间。
吴玠领命,沉默片刻后,忽地叹道:“宣抚相公决定退守秦陇,当真是为人所不敢为,着实令人钦佩啊。”
徐卫淡淡一笑,点了点头,李宣抚这种人真的叫高风亮节,置个人荣辱于度外。不难想象,下这个决定,他担了多大的风险,甚至可以说是赌上了自己的前程。他才五十多岁,按大宋的制度,只要你命长,干到七十岁不成问题,也就是说他把自己后十几二十年豁出去了。
退守秦陇,受益最大的是谁?当然是徐卫,他的防区河中府、同州、华州、定戎军、陕州大部分都处在关中平原。李纲之所以下这个决定,一方面是从大局出发,另一方面也是不希望把徐卫拼得太惨。
虽然一众武臣异口同声称不能在关中平原打大会战,但没有哪一个说如果开打就必败无疑。只是考虑到曲端引军回环庆,要他再到关中来集结,恐非易事。徐原虽然嘴上说“世受国恩,效死以报”,但第二天就表示出了想回泾原去的意思,他的理由是,金军有可能会打环庆泾原。李纲就是再不懂军事,也知道环庆泾原两路所处的位置,那都是群山峻岭之中,一座大桥山,直接拦鄜延西面,金军怎么过去?
陕西六路里,张深投降了,曲端不会来,徐原又想走,熙河王倚远水不救近火,还有个秦凤赵点兵马又不多,数来数去,就剩下徐卫了。
见大帅不说话,吴玠欲言又止。他追随徐卫多年,对这位年轻长官的脾气多少有些了解。往前推几年,大帅只有八个字能形容,“奋不顾己,勇赴国难。”哪次金军来攻,我们虎捷不是冲在最前头?要晓得,那几年咱们可是领着厢军减半的待遇,可弟兄们一来肩负国仇家恨,二来受大帅感召,愿死战以报。因此,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打出了紫金虎震威两河的名声,打出了虎捷军“能战”的荣耀。
不过这一回救援延安,又特别是延安沦陷以后,吴玠隐约感觉到大帅情绪不对头。比如说宣抚司决定退守秦陇,若是从前,大帅肯定是极力反对,说不定要跑到宣抚司慷慨陈词,力挽狂澜。只因关中还没到非要放弃不可的地步,鄜延虽然失陷,但坊州和耀州北部一带多山,可以挡住金军从北南下。如果金军从同州沿渭水往西推进,野战不行,大不了我们退入长安,依托城池来跟他耗。金军远道而来,他的粮草能撑多久?我就不信他能在占领区种庄稼。现在各地义军满野,只要我军顶住,不让他再推进,粘罕呆不了多久。
可大帅这次为什么没有反对?
徐卫见他得了令又不走,站在那里一言不发,遂道:“有话直说。”
“请大帅恕卑职直言,关中非弃不可?”吴玠试探着问道。
徐卫背负双手,仰着脖子微叹一声,恳切道:“你征战多年,这个问题还用问本帅?”
“既然如此……”后头的话,吴玠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