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节(1/2)
,将陕华路都作院设在定戎。所以,他以从平阳带回来的匠人作基础,正式设立了都作院。
“相公,成与不成,就看这一遭了。”都作院的一名都事工匠站在徐卫身后,满面郁闷地说道。从平阳开始,招讨相公也不知是从哪讨来个偏方,非让匠人们更改火药配方,不断加大焰硝的比例。可试来试去,跟旧配方没有什么区别,反倒是烟雾更大了。回到关中来还不消停,今天又让把竹茹换成木炭,带到这郊外来燃放。其实吧,说句不该说的,招讨相公是武臣,武臣就是带兵打仗的,这营造器械是我们匠人的职能,你这分明是越俎代庖嘛。
徐卫目不转睛地盯着一处,轻笑道:“今天不成还有明天,事在人为,总有一天会成功。”
那都事面色更苦,好好好,左右从今往后就仰仗着你了,你说怎地就怎地。一念至此,将手一举,示意那头点火。只有数十步外,一名匠人执条木柴,走到一堆石块旁,蹲下身去,向后倾着身子,伸出木柴之后,飞也似地窜开了。
徐卫眼皮都不眨一下,平阳守城战让他继紫金山浮桥之战后,再一次领略到了发展火器的紧迫性。从前不具备条件自不待言,现在万事具备,就必须得抓紧了。
“怎地?哑火了?”那名三十几岁的都事一怔后道。怎么等了半天不见动静?又等片刻,便对徐卫道“相公,我使个人去查看?”
徐卫断然举起手制止了他,这世道,匠人比器械珍贵。这次火药的配方,自己完全是按照焰硝、硫磺、木炭三种成分配的,不成功倒好,万一成功了,你派个人去查看,正好碰上爆炸怎么办?
左等右等,估计两泡尿都该撒完了,可埋藏火药的地方还是屁都没响一下。正当徐卫都打算派人前去查看时,一声惊雷震天地!巨大的爆炸声骤然响起,那堆石块瞬间腾向天空!扬起漫天的烟尘!
“不好!保护相公!”杜飞虎一声喝,同时飞身而上护住徐卫!只听噼里啪啦一阵响,那炸出的石块散落下来,砸在地上甚至能感觉到地皮在震动!所幸,没有伤着人!
匠人们瞠目结舌,我等制了多年的火药,从来不曾想过,几斤药粉能有如此威力!炸起的石块飞出数十步远,天!这该是多大的力量?
徐卫一把推开杜飞虎,撒腿狂奔过去,慌得众人一拥而上跟在他后头。至埋药处,只见那一大堆石块四散裂开,地上一个簸箕大的坑洞,还在冒烟!一行人围着那坑看了半晌,个个咋舌道:“不得了!不得了!这威力,便是十个霹雳炮也赶不上!”
连平素里不苟言笑的杜飞虎也惊叹道:“相公,若用这新药制个面盆大的霹雳炮,攻守城池时,用砲车投射到敌群或城中,那该是幅怎样的景象?”
守城?这种火药怎么能仅仅用来守城?也对,光是有了火药,还只能应用于攻守城池,必须得有器具!只是这东西,远比研制火药困难得多。不过也不怕,我虽然不懂,但大概知道思路,现在有了能工巧匠,我不信制不出来使用火药的器械!
高兴劲一过,徐卫立即意识到此次试制火药成功的意义,他立即正色对那都事工匠道:“试制新药一事,只有都作院的院使、经历和你知道,记住,严把口风,不得泄露!新药配方若是外传半句,与遗失神臂弓等罪!”神臂弓是宋军的大杀器,历来极受重视,军中遗失一具,士兵同诛,军官连坐,管制得极为严厉!
那都事被火药一惊,又被这句话一骇,慌忙道:“小人紧记在心!绝不敢违!”
徐卫又低头看了一眼那仍在冒烟的大坑,心里十分欢喜。从前看电视电影,以为直到清代火药才大规模使用于战争之中,后来学历史,老师说宋代就有各种火器了。当时深信不疑,感叹着祖先的文明睿智。可等到自己穿越过来才发现,老师说了大话。宋军是有大批的火器,但还远远不到取代冷兵器的程度。即使到了清代,冷兵器仍旧是军队的主要装备。只不过那时,中国已经落后世界不知几百年了。什么佛朗鸡,红衣大炮,都得从外国购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