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节(1/2)
?”
“完颜习不报告,他曾遣人过河至东岸侦察,宋军驻扎在永乐镇一带,至今未见异动。”
娄宿又吸了口气,而后长长舒出,看样子紫金虎是被困在东岸了。这便好,无论他攻浮桥还是潼关,都不是一天半天能够拿下的。这段时间,我足以击溃种师种和徐家兄弟。就算他明日过河,也是大势已去,为时已晚!
“命令习不,今天之内,他必须连续不断地报告,不管有无异常情况!”娄宿大声下令道。若是旁人还罢了,可徐虎儿如今已经不是紫金护桥时的那头幼虎,他的爪牙已利,不可不防……
虎捷乡军和折家军屯驻永乐镇已经数日,仍旧没找到进入关中的通道,似乎除了强攻浮桥和潼关之外,再没有第三路可走。但徐卫很清楚,他的部队并没有攻坚战的经验,如果硬打起来,伤亡可能难以承受。更不用打进关中之后,可能就立即面临大战。
“种太尉建议我们强攻浮桥,进入同州,据渭水北岸,断娄宿退路。你们有何看法,都说来听听。”破败的节堂中,徐卫长身而立,从房顶缺kǒu • shè进的阳光正照在他身上。阴了许多天,今日就算是见着太阳了。
“这似乎是唯一的出路了,我军兵力再强,被挡在关外也于事无补,挥师入关迫不眉眼啊。”张俊叹道。
姚平仲断然摇了摇头:“我倒建议入陕州打潼关,关隘再险,相对之下部队较容易展开。打浮桥?伤亡着实让人头疼。”
这两个人的意见就已经代表了几乎所有人的想法,因此自他二人后,余众都沉默不言。马扩见状,语气沉重道:“无论打浮桥又或是攻潼关,都有一点,谁也无法控制时间。有可能一天攻破,也有可能十天半月都受阻。从种太尉和徐大帅带来的消息不难看出,两军决战便在这几日,如果我军能及时过河,胜算自然更大。”
徐卫闻言点了点头,如果能击溃娄宿的主力,那么金国西路军非但再难以对陕西构成威胁,甚至有可能全线崩溃。如果这一仗打赢了,对整个战局,或者说宋金两国之间的态势都有极大的影响。
从战术层面讲,娄宿的主力现在位于渭水南岸,定戎北面,地势决定了他大规模的骑兵军团无法全部施展,这对于宋军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要想击溃如此众多的金军,这可以说是唯一的机会!
“折经略意下如何?”毕竟是西军前辈,徐卫还是要征求折可求的意见。
折可求客气地拱拱手:“无论攻浮桥还是取潼关,都须尽早决断,战机不容有失。否则,陕西局势持续恶化,有可能回天乏术。”
什么叫姜是老的辣?什么叫吃的盐比你吃的米多?折家军虽然常年守在麟府路那狭窄地带,但折可求一语道破利害关系,让徐卫对折彦质的家族又高看一眼。不错,兵贵神速,如果我一直在河中耗着,非但慢了军心,更有可能无法参与这场关乎陕西存亡的大战。
姚平仲说攻潼关至少部队容易展开,但似乎选择性地忽视了一点,陕州还驻有金军,打潼关之前还须肃清境内之敌,这么一算,还是打浮桥容易几分。一念至此,便下令道:“众将听令!”
几十员将佐同时起身,铠甲刀剑碰撞所发出的铿锵声让人心神激荡!
“报!招讨相公!堂外有百姓求见,称是大河渔夫,要报告一处渡河地点!”徐卫还没有颁下军令,便有军官在堂外禀报道。
这话引起了堂上一片骚动!若果真能渡过河去,自然强似攻坚!这么想着,所有将领都把目光汇聚到堂外。徐卫命令将那人带入,正是大军赶到那日,被两名金兵闯进家门的汉子。到了堂上,跪着冲徐卫和折可求作了个揖,而后道:“小人孙二,以打渔为生,估摸着官军需要渡河,有一处地点,特来报予相公知晓。”
徐卫快步上前,疾声问道:“何处?”
“便是距此不远的,风陵渡!”孙二这句话一出口,堂上一片死静。多人脸上难掩失望之色,还以为你有什么秘密水道,原来却是风陵渡!官军又不是瞎子,岂能不知那“风陵渡”自古以来便为黄河上最大的渡口,只它一处,便能联通陕西、河东、河南。可女真人早把舟船烧了个干干净净,拿什么渡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