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节(1/4)
事也就不再客套,开门见山道:“娄宿引大军入河东,如今正扣平阳城,徐卫遣人携书来报,言金军势大,意在陕西。两位都是沙场名将,这如何应敌,还望教我。”
何灌一时无言,种师中见状,略一沉吟后道:“徐卫不错,近年军中后起之中,他算一个。他引军镇河东,金军一时之间难以吞下,这就给陕西六路以充分的准备时间。”从他话里不难听出,对徐卫这个后辈很是推崇。也难怪,徐家将本来就出自种家,再加上种师道生前的推荐,因此他虽与徐卫素未谋面,却也十分欣赏。
李纲点头表示赞同,一手抚茶杯,一边问道:“那依太尉之见,西军是入河东助战,还是紧守陕西?”
“想要打过他人,自己先要站稳。是否入河东助战,还是看徐卫大军的表现。但在此之前,陕西六路应当先图自保。”种师中虽是六路制置副使,但在宣抚使和制置使面前也不拐弯抹角,有什么说什么。
此时,何灌听他侃侃而谈,遂问道:“敢问怎么个自保法?”
“假设徐卫不支,金军要入陕西,最便捷的路只有一条。经河中府,渡浮桥,入关中。因此,陕华路便是抵挡女真入陕西的前沿阵地。徐卫同节陕华兵马,入河东招讨时,带走大量兵力。当务之急,是加强陕华防务,某虽不才,愿率凤翔之兵入陕华坐镇。”种师中主动请缨道。
众所周知,黄河大概是一个“几”字形的走势,在山西与陕西之间,已经变成了南北走向。而河中府也就是后世的山西省永济市一带,在境内有一处紧要的渡口,名唤“蒲津渡”,于大河之上架设了一座浮桥,用八头铁牛维系,每头重逾万斤。著名的“怀丙和尚捞铁牛”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不管是三路西军攻河东,又或是徐卫率军镇河东,都要先到河中府集结,为何?就是为了渡过浮桥,直接进入河东之地。所以说,种师中提出加强陕华防务,其目的,就是要阻敌于陕西之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