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节(2/2)
话音方落,禅院中走出王庶,神色不改地说道:“稍候,待我更衣正冠,便随你去!”
太原城中,原河东宣抚童贯衙署,现已改作李植的元帅府。李猛给予了王庶相当礼遇,允许他带着虎捷卫士前来,但到帅府正门,他却拦下杜飞虎道:“执兵仗者不得入内。”
杜飞虎正要说话,王庶却道:“无妨,你等且在此候着。”
李猛也插话道:“放心,冲着紫金虎的名号,我保证南使毫发无伤地出来。”说罢,引着王庶踏入了帅府。
自门厅处起,经大堂,二堂,直到后面的庭院,每隔两步,便有一名全副铠甲,挎刀执枪的士卒,这太原帅府,为何如临大敌一般?是故意示威于我?王庶心头一震,更加昂首阔步,目不斜视。
至一偏厅,才不见士兵踪影,李猛也停在了门外,伸手道:“请。”
王庶略一迟疑,抬脚跨过了门槛。陡觉背后一阵凉风,竟像跨入了阴曹地府一般。按住起伏的心绪,继续前行。厅中灯火通明,却是空无一人,王庶正疑惑之际,忽听一个声音道:“南使此来,可是劝我反戈一击,重新效忠朝廷?”
心头猛地一跳,王庶寻声望去,却见一人静坐于角落之中,灯烛阴影之下,料想是李植无疑,遂道:“正是。”
“你倒坦诚得紧。”李植站起身来,缓慢行至厅中,这才看清他相貌。五十左右,个头并不高,以至他坐于阴暗处,竟让人一时发现不了。四方脸,拖刀眉,眼眶深陷,嘴唇紧抿。颌下一把粗须,几如扫帚一般。
“我奉朝廷诏命而来,为河东百姓而说元帅,不必遮遮掩掩。”王庶坦白地说道。
李植面对面地盯着他,声音略有几分嘶哑:“说说,朝廷开出了什么条件?”
“只要元帅反戈一击,尽忠国事,朝廷可以既往不咎。元帅旧部,不遣散,不调动,各级统兵官俱得升赏。朝廷任命元帅为太原知府,河东制置使,并允诺建节。”王庶将李纲拟定的一连串优选合盘托出。
李植听罢,低笑一声:“制置使?那么谁为宣抚使?”
“这自然是要朝廷定夺。”王庶回答道。
李值忽然大笑起来,厉声道:“我给你出个主意!莫如将那范讷重新调到河东,再任宣抚大使如何!”
王庶也听说过,从前范讷宣抚河东,逼折家军在准备不充分之前,强行出战,因此导致大败。李植就是因为帮折可求说了话,受到范讷当众羞辱。但这也不构成你投敌叛国的理由吧?再说了,人生天地之间,以忠义为安身立命之本,任何事都不能作为背弃祖先,叛逆国家的借口。
王庶虽怒,但还记着自己的使命,因此劝道:“元帅休怒,个人恩怨是私,国家大义是公,因公废私,不是君子所为,如今……”
李植不待他说完,一打口打断道:“李某没读过几句圣贤书,不懂你这一套!我只知道,我忠心报国,却屡遭侫臣侮辱。如今投了女真人,反倒居高位,掌大权,坐拥河东七州三军一府,麾下马步军十万,战将百千员!金帝封我为河东安抚使兼兵马元帅,许我河东全境之地,我为何还要回去过那时常被人猜忌,被人暗算的日子?”
王庶见他情绪激动,笑道:“元帅若真得志,这帅府之中因何遍布岗哨?辽汾之军又何以大部撤回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