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节(3/4)
正当催马前行,徐卫突然一把拉住她手:“切记不可走漏半点风声。”
看着对方搭在自己腕间的手,九月心里一阵惊慌,片刻之后,郑重点头。也不多话,扬鞭一挥,急驰而去。你当徐卫为何火烧眉毛一般,只因适才九月提及这里是鸿胪寺所在,也就是接待外宾的机构。徐卫突然想到,韩昉的爪牙已被自己全数诛杀,现在他虽然还不知情,但等到今天晚上,见随扈未归,必然起疑。
极有可能连夜出逃,偏偏这个时代的人保密观念不强,韩昉爪牙能四处活动,说明朝廷并未限制其行动,甚至没有派人监视。最要命的是,东京是这个时代首屈一指的大都市,贸易极其繁荣,因此东京城门开得极早,却闭得极晚,也为韩昉出逃带来便利。此人一旦走脱,带来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自己虽然提醒了赵桓,但等他决定,再安排下来之后,韩昉怕早已不在东京。因此,不管怎样,先派人监视鸿胪寺下属馆驿再说。
看看天色,估计已到酉时,再有一个时辰,天色便暗。希望九月这一去,把事情办得顺利才好。忽又想到,自己并未见过那韩昉,更不用说李贯等人,哪怕是他在面前经过你也认不出来,这可如何是好?
禁宫,垂拱殿。
赵桓在召见了徐卫之后,心里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命人去宫里中书省政事堂召李纲来问话。将事情简要告知李少宰后,询问对策。李纲极力赞同徐卫意见,认为应当立即逮捕韩昉,严加看管。赵桓在他劝说之下,终于同意。
“金人步步进逼,欺我太甚,陛下,还望早作决断,尽速支援种师中才是。”李纲忧心忡忡地说道。
赵桓坐于案后良久无言。而后轻叹一声,无奈道:“也只能如此了。”
李纲闻言,稍稍宽心,拜辞官家之后,便欲出殿。就在此时,却见皇帝拍案而起,神色惊慌!心下疑惑,赶紧问道:“陛下,这是……”
“不好!”赵桓颓然跌坐回去。“金人细作与徐卫所部士卒争斗,走脱数人,若潜回京城报知韩昉……”
李纲一时大惊!韩昉要是逃脱,后果不堪设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