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节(1/4)
脑子里立刻浮现了各执己见的大臣们互相争吵,面红耳赤的场景,不觉有些头疼。片刻之后,目光落在徐卫脸上,心中一动,试探着问道:“子昂可有应对之策?”
虽然皇帝亲自垂询,但样子还得做做,徐卫遂答道:“臣不过是七品武职,不敢妄言。”
“带兵之人,哪来书生酸腐之气!说!”赵桓竟像有些生气,沉声喝道。
一阵沉吟后,徐卫奏道:“既如此,臣斗胆言之。当务之急,莫过于扣留金使,封锁消息,加强防务,严阵以待。”
赵桓思量着徐卫这十六个字,确系可行之策。只是太过笼统,于是问道:“扣留金使,自不待言。但这加强防务,京师之兵已尽数前往两河布防,该从何处着手?”
徐卫胸有成竹,不慌不忙道:“回陛下,至少要保证两处周全。一是太原,只要太原不倒,但能牵制金军一路。二是东京,女真人依仗骑兵优势,往往绕过要塞,长途奔袭。上次南侵,金军受阻于黄河之北。此番卷土重来,必不再走旧路。东京兵力空虚,不得不防!”
赵桓听罢,颇感意外。徐卫年方弱冠,却有如此见地。不管其意见正确与否,对于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已是难能可贵,怪不得李纲一直称赞他,说是可造之材,不错,的确不错。
从皇宫出来,赵桓虽然连番夸奖,但自己的话他听进去多少,徐卫也不敢肯定。暗叹一声,做官可真不是件轻松的差事。思绪繁杂,凭由战马前行,不知过了多久,突然省悟,抬头一看,这是何处?眼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正欲找人问路,便听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徐官人。”
寻声望去,布衣布裙,不施粉黛的张九月就立在不远处。那张清秀的脸上,仍旧挂满了笑容。一双明亮的眸子,像是不含任何杂质,那么地清澈。每每看到张九月的笑容,徐卫就在想,她有那么多值得伤心的事情,却总是在笑,这该有多么乐观的精神才能办到?
“九月,你在这里作甚?”徐卫催马过去,笑着问道。一时间,方才种种的忧虑,种种的不快都一扫而空,整个人都轻松起来。
嫣然一笑,张九月晃了晃手里提着的篮子:“重阳登高,我来买些东西作准备。徐官人这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