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2/2)
徐卫没有马上回答,黄潜善名列宋史奸臣传,自然不会是草包一个。他一县之主,竟干些农家活,也不会只是爱好。可能还真是效仿刘备,借此掩饰自己的雄心壮志。如果是这样,你给他一语道破,那叫自讨没趣。
“刘备种菜,大人种果,性质虽一样,境界却不同。”
黄潜善削完一个梨,递到徐卫面前,问道:“怎么个不同法?”
徐卫接过,回答道:“刘备借种菜掩饰雄心,想的是争雄天下,是为己。大人种果,却是体察下情,是为民,境界自然不同。”
黄潜善听罢,哈哈大笑:“知我者,徐九也!”脸上笑得灿烂,心里暗思,要让你这黄口小儿都看透了,我还混个什么劲?“自己种的梨,尝尝。”
徐卫咬了一口,心里立时骂起娘的,这还涩口呢,根本没熟!拿生梨糊弄我?
“味道如何?”黄潜善盯着徐卫,微笑着问道。
后者一口吐出,摇头道:“没熟透,涩口。”
黄潜善轻轻点了点头,实诚人,不错。又拿起一个梨削好,递过去,徐卫再吃,竟是香甜可口,肉脆水多,于是连声称赞。
黄知县擦了擦手,漫不经心道:“记得前几日大名府郑监押说的那件事么?”
徐卫心中一动:“记得。”
“有准信了。”黄潜善轻声道。
徐卫没有掩饰自己的期盼,急问道:“结果如何?”
“猜猜?”黄潜善带着几分戏谑的笑容说道。
我猜你娘个头!绕来绕去,先拿刘备试,后拿生梨试,你不就是想探探我心里头想法到底有多大?想知道我是不是个控制得了的人?不过说来也怪,黄潜善是夏津知县,属文官,我是武官,受的是大名府节制,他操这个闲心干嘛?
心里虽然骂,脸上仍旧一副急切的模样:“我是个粗人,哪里猜得着?您就别卖关子了。”
黄潜善听到这话,居然心情大好,摇头笑道:“做大事,就要沉得住气。”
“我又不做大事!家里老爹念得烦,弄个一官半职的,一来自己有个前程,二来也不让老人操心。”徐卫“推心置腹”的说道。
似乎对这个答案很满意,黄潜善不再为难,直接说道:“经枢密相公上奏,官家御批,由大名府牵头,夏津县协助,你徐卫主持,招募敢战之士,剿贼平乱。”
徐卫听罢,直想跳上桌去大吼三声“老子的机会来啦!”可他没这样做,而是问道:“不知是哪位枢密相公如此抬举我?”宋徽宗一朝,枢密使似乎是童贯那个宦官吧?这老阉人可是中国太监血泪史上的一大例外,一大传奇。以太监之身领军,拜相,甚至封王!足以让前代赵高,李辅国之辈,后代刘瑾,李莲英之流汗颜。
黄潜善对徐卫得知消息之后,首先想到的是谁抬举了他非常开心,回答道:“同知枢密院事,蔡攸蔡枢密。”
蔡攸?北宋六贼之首蔡京的长子?跟童贯一同领军攻辽,被打得鸡飞狗跳的那位?逃回东京还对宋徽宗说是保存实力,徐图进取的那位?
这么看来,黄潜善应该是蔡攸的人。否则,在枢密院没有正式下达命令之前,一个小小的知县是如何得知的?反过来说,既然黄潜善是蔡攸的人,那么他在这件事情上起了什么用?
答案马上就来了,黄知县见徐卫一脸感激之色,换了一副表情,亲切的说道:“徐卫啊,这次枢密相公提拔你,知道是因为什么吗?”没等对方应声,他自问自答道“我可没少为你疏通,那郑监押一席空口白话倒是说得轻松,能起什么作用?还不是我亲自写信给上头,极力的替你美言,说你年少有为,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