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敲响(3/4)
他们付出了什么?不过就是一点启动资金,后面什么都不需要费心了,从建立政权开始,他们对齐天林的免费援助也就到此为止,齐天林可以作为同盟国运用美军大多数允许他接触到的资源,比如卫星情报、空中调配以及美国军方的各种支援,但是是要付费的。
这个是齐天林主动在最早的协议里面提出的,不用美国人自己出兵,甚至还可以反哺一点军费,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上,美国人都是很乐意的。
加图拉那个已经完成的标准军用机场这个时候彻底变成了一个极为热闹非凡的场所,不光是军用运输机在这里起降,逐渐有一些民用客机运输机也开始在这里出现了,按照标准的海关流程检查以后,任何国家的记者或者媒体都可以来这个新兴革命区参观,让全世界的民众都可以通过媒体,看看新非洲民主党领导下的土地上,是多么的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不同于被美国人打得稀巴烂的伊克拉和阿汗富,也不同于被国内反对派军阀斗争搞得民不聊生的利亚比、叙亚利,外界看到的新三角地区,完全拥有让人诧异的城市景观跟完备的民生设施……
而且随着大量企业的涌入,这里甚至有泡沫经济的可能!
当然这不过是个笑话,在两三个城市的规模下,想控制发展过热的势头,再简单不过了,但是这种发展的势头,让三座城市的触角终于开始离开城市向周边延伸。
几乎是肉眼可见的发展速度,这让失去一切国际支持的前政府有些惊慌失措,已经回到首都的总统任命了叛军的两个领导成为总统顾问,正式把前政府跟叛军又合并在一起,外强中干的发出呼吁,希望国际社会关注这种新殖民主义的发展,关注非中共和国的民主……
所有人都当他说的是个笑话,连邻国都是,因为几乎所有人看见石油钻井台竖立起来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这些开采出来的石油从哪里运出去呢?
稍微有点常识就知道,原油这种东西是不用飞机运输的,成本会高于全世界,现在原油开采卖得好的国家,无一不是濒海国,拥有一个出海口,是石油运输的第一原则,当然在内陆之间的运输,也可以采用管道输送,但目的地大多还是到海边。
所以非中眼瞅着就要开始生产原油了,这个完全在非洲中部内陆的国家,没有哪怕一毫米的国土临海,那么出海口在哪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