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是,我真不如你!(2/4)
本来太后念着他在宁州赈灾表现的不错,积攒了一定的好口碑,就想抬举一下他,让其主持了一届春闱,为武氏在读书人之间捞一下好名声,巩固一下武氏的威望。
武三思为此也是十分的得意,毕竟连其兄长-武承嗣都没有得到这样的青睐,为朝廷主持一届抡才大典,志得意满的觉得姑母终于看得起他一回了,所以打定主意要大干一番,再露露脸!
可没有想到,这恩科的水太深了,太后称制后的第一场春闱就搞出了营私舞弊之事,他这个主考官被耍的团团转不说,蒙在鼓里不说,还被揭露出来,让人弹劾了一顿了。
这光彩没挣到,反而弄太后一个灰头土脸,如果这家伙不是太后的亲侄子,就他脖子上那七斤半,早就挂在神都城门楼风干了!还能踏踏实实的做冬官尚书,别开玩笑了。
从此以后,武三思的名声再一次扫地,人人都说他收了黑钱,左右了科考的结果,是国家的奸佞;甚至有些读书人还专门写了话本子,编成戏码,以古讽今,用来嘲讽武三思。
一时间,整个神都城内,武三思的大名是无人无知,无人不晓,烂大街的名声比茅房的厕筹都不如,就连其兄长武承嗣都传话过来,最近不要过多来往,怕被弟弟的臭名声所连累。
话说回来,亲兄弟尚且如此,别人就更不用说了,同僚们只要看到武三思,都恨不得躲得远远的;那些正义之士,偶尔还会“装腔作势”的发发感慨,所以如今的朝堂是没人理他的。
武三思也知道这回事被人阴了,黄泥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只能认吃这个哑巴亏,他知道秦睿与那些所谓真君子或者真小人不一样,所以赶紧上前攀扯两句,叙叙旧!
“是是是,小弟是捡了突厥人的便宜,受了太后的错爱,所以才捡了这身紫袍!”,话间,秦睿突然拔高了声音,大声言道:“我不如武三思,下官不如武尚书能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