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节(2/2)
贺小平顿了顿,笑着说:“没有问题,这个事情赶紧拿出一个报告来,几个常委通气后,会议上提出来。”
云岭宾馆的收购工作,终于正式签约了,签约仪式是贺小平出席的。刘铁人模狗样的在协议上签字后,云岭宾馆就算是被私有化了。接下来晓云带着几个娘子军进驻宾馆,开始了整顿宾馆的工作。
实际上,云岭宾馆的设施老化,并没有晓云说的那么严重,只是稍微投入个十几万,就能重新开张。人员的招聘和培训,晓云还是做了让步,招收了20人的下岗职工,其他的人员主要还是保留了原有员工,几乎没有多少变化,一个星期之后,云岭宾馆正式重新开张。
这期间,区委区政府公车拍卖的活动正式推出,两套班子一共拿出各种车辆15辆进行拍卖。区委关于干部用车,出台了新规定,严格限制了用车标准,规定上下班不得使用公家的车。洪成钢颇有一点以身作则的意思,每天上下班,不知道从哪里招来一辆自行车,吭哧吭哧的骑着招摇过市。
政府车辆拍卖会,开的也算是红红火火,全部车辆卖出,收回了一笔不小的资金。杨帆的帕萨特,也随着拍卖会被卖掉,换成了一辆桑塔纳。这个变化杨帆并没有往心里去,说实话杨帆想开好车的机会太多了。
纬县的卖车的举动,引来了市里媒体的高度关注,电视台和报社人的都来了。一番宣传,纬县在全区倒也出名了。时电视台播放了关于纬县的这个举动的专题报道,不过很多人没有看见杨帆的身影。这种出风头的事情,杨帆以工作忙为由,推脱了。杨帆一直以为,最近自己出的风头太多了。
这一夜,杨帆正在忙碌着准备到人才拐骗大学生的事情,沈明的电话打了进来,开口就是:“杨帆,纬县要出名了。”
第一百六十八章环境问题
出名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好名声,一种是臭名。从沈明的语气来看,情况应该是前者。
杨帆微微的平息了一下情绪,淡淡的笑着问:“沈叔叔何出此言?”
沈明淡淡的笑了笑说:“今天上午张开的省委常委会,你们纬县推出的领导干部问责制度,被拿到会议上讨论了。省委祝书记,高度赞扬了你们纬县新班子勇于开拓的精神。说你们又一次走到了全省的前面去了。”
杨帆关心的是,这个事情是谁在常委会上提出来的,所以笑着问:“这个事情,是哪位领导表示了关心?”
沈明笑着说:“省委祝书记提的头,这个事情是宛陵市委报上来的。其实,祝书记一直在考虑这个事情,只是没想到你们纬县抢先了一步。昨天会议结束后,祝书记私下里还跟我说,你到了纬县之后,干的不错。省委决定,把纬县作为一个试点。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后,在全省推广。另外,你抓紧来一下省城吧,林业厅关于把纬县作为农林产业新模式的试点的报告,省委已经批准了。具体的,来了我们再谈。”
挂了沈明的电话,杨帆多少有点晕乎,刚刚成为市里的试点,转眼间又成了全省的试点。说实话杨帆觉得真的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其实,任何新的事物,在推行的时候,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杨帆搞干部问责制度和大学生村官这两个事情,虽然有别的省份的经验在前面,但终究还是有一定的危险系数的。
现在省里支持了,遭遇的阻力肯定就小很多。联想到常委会上,洪成钢等人的心思,杨帆不觉微微的有点得意。运气,似乎总是伴随着勇于承担的人而来的。在决定接受这个烫手山芋之前,杨帆还是经历了一番踌躇的。现在仔细的想起来,当初的心态还就是想干点正经事情,让纬县的面貌能够有一种焕然一新的变化。
平静下来的杨帆,拖把椅子坐在走廊上抽烟,看着城区点点的灯火,内心深处开始重新审视自我。从踏进这个圈子开始,能一切还算顺利,除了一路有人帮扶,自己的心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杨帆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骨子里,还是受了姥爷的影响,“达则兼济天下”。儒家的入世思想,从小被灌输的太深刻了。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思想的作用,杨帆在选择的时候,往往不会有太多的顾虑。为官至今,虽然也没少干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