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1/2)
成就的或许不是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最短的那一块。
于是,他急需学习,急需补短。首要的任务,就是全面且清晰的认识当前的环境,这包括生活环境、军事环境与政治环境。从大局到细节,他都是那样的陌生,全都要从头来学过。
正如何伯所说,楚天涯既然已经落后于人,当然就得花费更多的努力来弥补这些缺陷!
就从这时候开始,楚天涯就把自己当作了一个因病休学后刚刚回到课堂的差生,开始疯狂的补课。几乎每天,他都感觉到自己实在是太过“无知”,要学的东西简直越来越多。
也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他身边的人都能清楚的感觉到,他时刻都在精进,几乎是一日千里的速度。
某日心血来潮,楚天涯将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写在自己的房间的壁板上——“不满是向上的车轮”,用来提醒自己千万不可自满,每日都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刚刚才练了没多久的毛笔字,再加上初识繁体字不久,负负没有得正,而是弱弱相迭简直弱爆了。因此他这一行字惹来耻笑无数,不光是萧玲珑连小艾看了都笑了好一阵,说这行字“简直有损楚大哥在我心中英明神武的形象,还是用石灰水抹了吧!”
“不抹。两个月后,我再写一行字在它下面。两相对比,就会一目了然。”正在苦练书法的楚天涯如是说道。
虽然楚天涯从没想过要向诗画皇帝赵佶看齐也独辟蹊径的创出一套类似“瘦金体”这样的书法路子,成为一代书法大家;但是,字是一张招牌,尤其是眼下这个没有电脑、诗画盛行的软笔年代,要是连字都写不清楚哪好意思出门跟人打招呼。练好毛笔字,就跟学会当前的各种礼仪、适应各种民风民俗与生活习惯一样,是一项基础技能。
要想改变身边的环境,先要了解并适应这个环境,这是前提。楚天涯深以为然。
……
凶险境地人人自危的太原城里,紧张与怕恐是主旋律,许多人在担心一但女真人来攻城,自己是否还看得到明天的太阳;一些人在望眼欲穿的苦盼战争结束,恢复往日的安宁生活;还有一些人,为了争夺裹腹的食物与御寒的冬衣而绞尽脑汁甚至是作奸犯科。
在历史的洪流当中,这些人就像是一群过江之鲫,都在顺流而下。
唯有楚天涯表现得十分“非主流”,别人都在顺流而下积极的寻找栖身之地、裹腹之食;他却在拼足了力气逆流而上,在与洪流的碰撞之中锤炼自己的体格、增长自己的才能,幻想终有一日能够溯至源头、找到那个值得他一跃而过的龙门!
今天,已是女真大军围困太原城的第十一天,仍是未发一兵一箭,双方按兵不动。
就像是古龙小说里描述的那样,高手过招,不会大呼小叫的上蹿上跳,一上来就张牙舞爪的吓唬人。很多的高手,在对敌之时都是站着不动——乍一眼看去全身上下都是罩门简直是在找死;但真的行家高手,才知道他全身上下都找不出一丝的破绽,谁敢去贸然攻击他,那才是真的去找死!
眼前的情况就像是,两个绝顶高手面临生死对决,双方都这样不动如松的站着。
一出手,即是胜负立判、生死已分!
这对两方阵营里的第一个人,都是煎熬与考验,尤其是对方的统帅来说,更是如此。
太原城中的统帅,其实是一个集团,以王禀、张孝纯与楚天涯为核心的集团。在这个班子里,三个人的分工与定位也是相当的清楚与明白。王禀执掌兵马实权,直接统率军队指挥作战;张孝纯负责后勤与内务;楚天涯从旁辅佐,主营——出谋划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