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宋枭 > 第144节

第144节(1/2)

目录

弹压。否则,他们心中的紧张与压力只会越积越深,总有一日造成大范围的民变,导致太原从城内崩溃。

于是,楚天涯细下审查他抓捕的这些人,发现他们九成是城外流落进来的百姓。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反正已是失去了家园、土地、财产与口粮,现在饥寒交迫无以为计已是绝望。一但女真人打进来,大家都得死,还不如做个饱死鬼,临死之前怎么也要“痛快”一把!

既然已经找准他们的心病病根,楚天涯也就有办法对症下药了。他先给这些人发放了裹腹的口粮与御寒的寒衣,然后请来官府的同僚,将这些“囚犯”们安置为役兵与民夫,参与修筑城池与各项徭役,便算是官府征用他们了,至少能保证他们不会饿死。同时楚天涯也耐心的跟他们解释,说有王都统率领官军抵抗,城外又有“数十万”义军助战,女真人是“绝对”打不破太原城的,坚定他们的信念。

信念这东西,虚无飘渺,却是人区别于野兽与行尸走肉的标志。只要还有信念,人心就能稳固,太原城里就乱不了!

紧接着,楚天涯马上找到张孝纯商议,针对眼前的局势与情况必须马上张榜示民,稳定城中人心。所用的法子无非是楚天涯说的那一套,核心就是“我军必胜、敌军必败”,让城中的百姓坚守信念、遵守律法,相信官府与军队;同时布告城中百姓,但凡缺衣短食者都可以投靠官府和军队,或入伍或服徭役,以换取衣食。

这一招十分有效。人性本就如此,在绝望与崩溃的边缘,最渴望的就是看到一丝“希望”,抓到一根救命稻草。现在,官府的布告就充当了这一角色,让民众的心中有了安慰与寄托,也就看到了城池得以固守、性命得以保全的希望;就算是身处饥寒交迫中的流民,也可以解决这一基本生计问题了!

因此,布告刚刚颁布不到两个时辰,太原府大门前就人满为患——全是前来应征入伍或是服徭役的!

张孝纯犯难了,难不成还当真收下这所有人将他们编组为军队?他认为,一来这很不符合大宋征兵与用人的律法章程;二来,突然一下增加了这么多张嘴吃饭,府库与粮仓消受得了么?

楚天涯便说,律法章程是死的,人是活的,非常时期必须权宜用计。既然已经布告百姓,官府就必须遵守信用,民不可欺——凡是这些前来投靠官府的百姓,心中都是对官府报有信任与希望的,怎么能任其泯灭?具体的做法,可以吸收这些百姓当中的青壮编组为伍,暂时归属于军巡铺参与维护城中治安,并加以军事训练,以备他日随时参与守城之战;其中的老弱妇孺,可以另行安置,给他们一些简单轻松的后勤工作来做,比喻洗衣做饭这些总没问题。

“流民不安置、人心不稳固,太原必然从内部被攻破!”这是楚天涯的原话,张孝纯已是无可辩驳,只得同意。

就这样,短短的两天时间,楚天涯的麾下突然多了六千多军巡!

余下还有这些军巡的家人,一些老幼妇孺,也都登记在册由官府的库府粮仓拨给寒衣口粮,并让他们从事一些简单轻松的徭役。

太原城中的骚乱,总算渐渐平息。

女真人在城外敲了整整两天的战鼓,太原城中倒是有不少人因此而患上了失眠、耳鸣或是神经衰弱,但却没有因此而发生大范围的骚乱。到后来或许女真人自己也敲累了、听烦了,便消停了下来不再敲鼓。

鼓声停歇时,太原城中居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虽然女真人的军队仍然包围着太原城,可是他们也的确没有打下城池,太原城中依旧安稳如初——民众与百姓心中的希望与信念有了事实的依据,更加坚定与稳固了!

太原官府,也终于在百姓那里博来了一丝难得的“信任”;张孝纯长吁一口气,心中毕竟也是快慰,同时对楚天涯这个年轻人越发的感觉到不可思议。

张孝纯认为,危难见真情,乱世出英雄,越是危险与紧急之时,人性越容易丧失、行为也越容易失矩。比喻那些听到了战鼓声就精神崩溃铤而走险的人。楚天涯能在危险与紧急之时仍然保持冷静、并做出正确的应对与反应,这样的人殊属不易。现在看来,楚天涯的文武才能或许并不出众,但他真正的长处,是在于精神与智慧!

简而言之,张孝纯终于对楚天涯——刮目相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