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2/2)
拿着爷爷的骨灰盒,阿刃的面色很平静。
可是第二天,他便悄悄的离开了林家,只留下了一封信。
信中他感激林氏父女对他的照顾,并言此恩当容后报。
林紫宁握着阿刃留下的信,眼眶湿润,以往两人相处的情景历历在目,此刻阿刃离去,也不知能否会有再见之日,想到这,一股锥心的疼痛袭上胸口,这时林紫宁才意识到,她对阿刃,也许不是姐弟之情那么简单。
第二卷
第一章苦行闯医谷
在入山的公路上,来往的司机都看到了一个奇怪的人。
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独自一人走在公路上。有个在近期内连续两次经过这段路的货车司机惊讶的跟别人提起,这个小伙子至少已经在这段路上走了半个月。
没人见他停下过,没人见过他开口说话,甚至没人见他吃过东西,他就是那样低垂着头,不停地向前走。
有好心的司机师傅,见他可怜,会停下车想要载他一段,可那年轻人不言不语,像是根本就没听到别人跟他搭话一样,径自茫然前行。好心的司机师傅叹口气,塞点食品矿泉水之类的东西在年轻人口袋里。
可若是这位好心人在一段时间之后再来看他,会发现那些食物饮水丝毫未动,这个年轻人,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铜铸的,根本不需要吃东西。
又过了半个月,这年轻人悄悄的消失在公路上,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于是这条路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偶尔会有某个胆小的司机猜测着,那个年轻人不是死在某处了吧?于是自此后夜间开车更加胆颤心惊、小心翼翼。
他当然没有死,而是沿着一条车辆无法通行的崎岖山路,走向了一个隐藏在荒野中的神秘世家。
心如死灰,只有一点仇恨在支撑着。
身亦如死灰,“伏养心决”再灵验,也理应无法支持这一个月的不饮不食,阿刃在心中等待着,等待着他终有一天颓然倒地,再也无法站起。
可是,这理所应当的情形并没有发生。
体内“伏养心决”已经静到极点,却不见衰竭,仿佛那婉婉而动的小溪流水,虽然细微,却是永不干枯。
初时几天,疲倦与饥饿一点点将他吞噬,他几乎是有些快意地承受着这些痛苦,用身体上的痛来压抑心里的痛。慢慢地,这份苦楚成了习惯,心中的快意也消失不见,阿刃机械的一步步前行着,除了向前走,脑中再没有别的念头。
仿佛是受心情与身体的影响,“伏养心决”不再随着自然的节奏起舞,而是慢慢地静止下来,即便在天地气息最充沛的清晨,它也只是略微动弹一下,而后立即沉寂下来,仿佛是冬眠中的蛇,一动不动。
到了离开公路的时候,“伏养心决”真的气如其名,深深的藏匿在阿刃体内最深处,遍寻体内也找不到它的踪迹。
而阿刃的精神,也到达了前所未有的枯寂状态,悲哀、忧伤、愤恨等等一切情绪都离他远去,在这种无所承载的精神状态下,阿刃竟然感觉到了一种脱离世间一切般的自由。
意识仿佛已与身体分离,他像是一个旁观者一样,清清楚楚的感觉到了自己身体每个部分的状态,他的胃,已经因长时间没有营养而萎缩,心脏,也因为血液供应不畅而衰竭,身体的每部分,都因缺乏能量而处于半停摆状态。
他冷静地看着这一切,看着自己的身体渐渐走向死亡,精神上没有半点波澜。
这样的情形不符常理,一个月没有任何营养补充,一具普通的人体早就应该完全死亡,而他现在的状态,却是身体几乎死亡,精神却仍然活跃,甚至比平时更清醒。
也许,是因为脑中的那点仇恨在支撑着吧,也许,只要停下脚步,自己便会立即倒地死亡吧。
阿刃脑中掠过这个念头。
死亡,也许近在咫尺。
阿刃却不觉得恐惧,早在爷爷离开的那一刻,因为自责,阿刃就有了随爷爷离去之意,这一路走向济世医家的旅程,不吃不喝,一路苦行,也是阿刃对自己的惩罚。
踏足在无边荒野之中,看天边日出日落,阿刃心如死灰,身亦如死灰。
而他的精神,却漫游在无边无际的自由之中,这两种迥异的难得经验同时出现在阿刃身上,阿刃一点点的明白了一些东西。
在这世上,生死相联,寂活一体,生是死的开始,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瞬,便走上了通往死亡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