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1/4)
的判断都是采用排除法,这个不是,就试下一个,直到试出一个正确的,因为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非常快的,它一秒钟就可以计算上亿次,所以我们是不会感觉出它的慢来。但是一旦要排除的对象过多,计算机就完了,它会一直计算一直排除下去,直到它找出正确的答案,或者是它排除完所有的候选对象,小沙弥就是这样傻傻地排除了两天。
人们有很多日常用语和常识性的对话,很多时候人们之间的对话都是有固定模式的,雪风根据这个,给小沙弥设计了自我记忆的判断模式,一些常用的对话它会记录下来,在遇到此类问题是,它会直接优先考虑上一次的判断,而不是再次进行重复判断;小沙弥每正确判断出一句话的语义后,它会做一个记录,它会根据自己的这次成功经验对判断过程进行简化,去除掉一些不必要的判断过程。
小沙弥判断的次数越多,它的判断速度就会越快,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小沙弥的判断速度就有了质的提高,最后都能够和电视剧里的人物对台词了,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孩刚开始学说话,说的多了,也就熟练了。
雪风一点也不担心小沙弥犯经验主义错误,他认为人的语言系统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语言系统,计算机语音系统的最高目标就是达到人的水平,人说话的时候都是靠自己的感觉,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何况是计算机呢。犯点错误不要紧,只要能够改正就可以,雪风给小沙弥还设计了一套自我完善的程序,帮助小沙弥经常自我检查、自我整理现有的词汇库,及时修正错误。
再后来,雪风就给小沙弥设计了指令系统,它不再是简单地陪雪风聊天了,它可以分辨出哪些是对话,哪些是指令,然后根据指令去执行相对应的任务。
雪风这时候就把小沙弥并入了自己的wài • guà系统中,除了和游戏中的人对话外,小沙弥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拉生意,它会自己去招揽生意、砍价,生意谈成后,它会在客户把钱汇过来后把对方的账号挂到代练机器上。代练期满后,它会主动和对方联系,询问是否续时。
如果非要问雪风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雪风肯定会说是小沙弥,三年来,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小沙弥的完善,不断地修改才造就了小沙弥的更加完美,反正雪风是没有见过比小沙弥还要完美的智能语音管理系统了。
不过,能够把一个软件压榨到如此地步的人,他倒是见过了,那就是他自己,小沙弥可以说是雪风的大管家,因为它比雪风还要清楚雪风一个月能赚多少钱;也可以说小沙弥是雪风雇来的童工,它每天要工作24小时来帮雪风赚钱,可雪风却从不给它发薪水。如果小沙弥是人,它肯定会告雪风“虐待童工”。
现在,雪风又要压榨小沙弥的剩余油水了,写程序本来是程序员的天职,现在他也要把自己的天职让小沙弥来代劳了,如果吃饭也能让计算机代劳,不知道雪风会不会写一个吃饭系统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