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节(全文精校版)(1/1)
当下决定同孙坚冰释前嫌。派出使者赶往豫州商议结盟之事,又遣人联络益州刘焉。盖俊的势力太强了,他必须联合所有人,才有可能抗衡盖俊。
盖俊今年一口吃下数倍于己的地盘,不免感到消化不良,加之冬天即将来临,不宜再动兵戈,乃止戈兴仁,全力修炼内功。
冬季,在得到朝廷大批粮秣支持后,曹操面对境内青州军,刀兵与利诱双管齐下,连战连捷,最终于东平国境内逼降十数万黄巾军,兖州dòng • luàn自此平息。
次年春,即建安二年(公元193年),河朔军发于北,曹操发于西,刘备、藏霸发于南,对青州展开全面讨伐,袁谭内外交困下,一战大败,逃到青州东之尽头登莱郡。目极辽阔苍莽的大海,袁谭心中绝望,拔剑自刎。
青州一平,盖俊随即以臧洪代替刘备成为青州刺史,转拜刘备为荆州刺史。荆州实际掌握在袁术的手里,此为驱狼吞虎也。再者,欲伐荆州,必出司隶,将野心勃勃的刘备安置司隶,盖俊等于置其于眼皮底下,方便看管。
不过袁术并非盖俊率先打击的目标,孙坚才是。建安三年(公元194年)三月,盖俊集十万大军,以司隶、兖、徐三个方向同时入侵豫州,孙坚以五万兵敌之,袁术亦出兵五万相助。战事从三月持续到七月,孙袁联军连战连退,失土过半。
就在这时,扬州山越发生叛乱。所谓山越,即百越,因伏处深山,故名山越。时至今日,山越已不单单指越人,而是泛指生活在扬州山中的所有汉越山民。在盖俊熟知的那个时空,山越一直是东吴心腹大患,从孙策击黄祖、击陈登,到孙权继位攻江夏、战赤壁,几乎每一战关键时刻,山越都会跳出来添乱。
而山越之所以躁动,实乃盖俊手笔,其奉天子诏,大发印绶,诸山越渠帅,人人效命,数万徒众,群而蜂起,攻劫郡县,阻塞粮道,将扬州六郡搅得天翻地覆。
孙坚被逼无奈,惟有放弃豫州,退过长江。盖俊放弃追击孙坚,将矛头对准袁术,僵持数月,于荆北全歼其军,克定大汉南都南阳,袁术退守南郡襄阳。
建安四年(公元195年)初,盖俊挥军十万,南下襄阳。孙坚亲率水路三万入荆助战,双方于沔水间激烈争锋,扬州山越再度发生bào • luàn,荆南四郡亦举兵反正。
袁术山穷水尽,忧病而死,孙坚狼狈逃回扬州,三万人马,仅余数千。
盖俊于荆州大治水军,西胁益州,东窥扬州。
不久刘焉孤身入长安,益州平。盖俊重心放在关东,却并未忽视益州,他首先招降汉中张鲁,以凉州武都、汉中两个方向,明目张胆渗透益州,大肆收买人心,挑拨地方宗族豪姓起兵反抗刘焉,几年下来,成果斐然,刘焉内外交困,不得不归顺。
至此,天下名义上仅剩公孙瓒、孙坚不服朝廷王命,两人一个在东北,一个在东南,皆为偏远地方,对盖俊的威胁有限,统一天下倒计时。
建安五年(公元196年),盖俊亲率大军征讨扬州,历时一载,孙坚不屈战死。
建安六年(公元197年),盖胤被盖俊授予车骑将军,统帅步骑五万,北上幽州。公孙瓒对付麴义和刘虞旧部鲜于辅、阎柔等人已显吃力,多年来困守幽东,难有寸进。盖胤的到来等于直接宣判公孙瓒死刑,后者徒劳挣扎一番,以自焚这种极端刚烈的方式结束了生命,而他的死,则宣告乱世的终结。
同年,天子以并州九郡,连同北地、河东、河内,总计十二郡,封盖俊为晋公。
建安七年(公元198)年,天子以众望在晋,乃召群公卿士,告祠高庙,禅位于盖俊。大汉四百载国祚,大晋取而代之,遂大赦天下,改元永安。
盖俊笑曰:“尧舜禅位之事,我今知之矣。”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