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节(3/4)
众县吏年龄在三十至五十岁间不等,不过也并非绝对,有一人二十余岁,身量高挑,猿臂蜂腰,面白似玉,双目有神。他伏案挥毫,写着写着,双眉忽而蹙起,猛地将笔拍在案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同僚被吓了一跳,纷纷住笔看向他。
青年县吏旁若无人,朗声言道:“吾家累世军旅,方今国有不宁,大丈夫当远赴万里,宣威沙场,驰誉丹青,岂能久为刀笔吏?”说罢四面一揖,抬腿即走。
诸吏望着青年渐渐远去的背影,面面相觑,震惊浮于表面。百年前,班超家境贫寒,替官府抄写文书以维持生计,天长日久,十分辛苦,叹道:“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闲乎?”旁人皆笑之。班超不屑道:“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来果然封侯,名留青史。
青年这番豪言壮语,会实现吗?
凉州,酒泉郡,禄福县。
“东市相斫杨阿若,西市相斫杨阿若。东市相斫杨阿若,西市相斫杨阿若……”
一群光着屁股蛋子的童子环绕着一个黑袍少年边跑边喊。
黑袍少年约莫十七八,骨肉均匀,手足纤长,泼墨似的青丝简单束起簪紧,其肌肤之白皙温润,更甚于女子,柳眉凤眼,俏鼻朱唇,仪容风流,若肯装扮成女子,绝对是倾国倾城、祸国殃民的一类。
他姓杨名丰,小字阿若,酒泉人士,别看他长得类于女子,实则武艺高得出奇,是酒泉郡最著名的游侠,没有之一。杨阿若性格刚正,嫉恶如仇,喜欢打抱不平,可谓三日一小战,五日一大战,甭管城东还是城西,有纷争的地方必然缺少不了他,因此坊间歌曰:“东市相斫杨阿若,西市相斫杨阿若。”
不能否认,汉代是豪族的天下,平民想要出头太难了,杨阿若不愿依附豪族,因而他的日子过得越发艰难,就在这时,转机出现了——
“盖射虎……中原……此地再无留恋,是该到走出去的时候了。”
杨阿若瞭望远方,喃喃自语。
凉州,敦煌郡,敦煌县。
宋氏祠堂,家主宋秉带领家族核心成员二十余人拜祭过组先后,按辈分年龄坐定祠堂之上。宋氏祖上是最早一批来到河西的人,甚至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不下曹氏。不提纵横两汉、风光无限的曹氏,几百年间亲眼见证了后辈令狐、张、索、氾、盖等姓氏的崛起,而宋姓自身发展则极为缓慢,至今人口仅百余,奴仆数百,说是敦煌豪族颇有自吹自擂之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