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节(3/4)
李权解释道:“明府君已经竭尽全力,可谁让我们北地郡穷呢。如果不是每年受到汉阳郡和左冯翊的接济,营兵早就无以为继了。”
盖俊长长一叹,他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一时半会也变不出钱来啊。如今之计,唯有希望于父亲,让他“假公济私”多拨些钱来,司马李权怕也是这个意思。至于以父亲刚直性格会不会同意,他管不了那么多了,反正又不是进入他的腰包,一切为了国家嘛。
进入校场,五百步兵五百骑兵的队伍早就排列整齐,他们衣甲虽是陈旧,却很干净整洁,士兵面貌也还好,边军就是边军,比那京师看管城门的士卒不知强了多少倍。
士卒目光炯炯,神情兴奋,年轻人占据了其中大半,毫不夸张的说,他们是听着盖俊的传奇故事度过少年时光的。
盖俊登上校台,李权问道:“长史是否观看士卒演练八阵?”八阵者,孙子有八阵,孙膑有八阵,至汉代,八阵更是军队训练必不可少的环节,汉制京师五营士每年十月进行都试,主要受阅内容便是“八阵进退”。边军因为直面战事,每月一练。
盖俊颔首称好。
李权转身下得校台,接过令旗一挥,士卒依据旗指,或分或合,运转流畅,不时传出激昂的喊杀声,沙场气息弥漫,显然是平日操练得当。
第九十二章断案
操演阵法之后,士卒以百人为一方队,列为十行,开始演练长兵。大汉国长兵主要有戟和矛两种,前者为中原士卒所喜,而后者更得边军之爱。边地自古尚矛,由来已久。
“哈……”
士卒每一次挥矛,皆是用尽全力,配合着呼喝声,极具气势。
盖俊站在校台观察片刻,暗地里点头,心知士卒绝非临阵磨枪,而是通过大量刻苦的训练,才有今日气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