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1/2)
后者。
何颙笑道:“你们是谁家的郎君?”
美少年道:“颍阴荀氏,我姓荀名彧,他是我兄荀谌。”
何颙问道:“汝父可是荀氏八龙?”
荀彧爽朗答道:“然,家父排行第二。”
何颙点头道:“原来是荀济南之子,难怪风仪如此之佳,我乃南阳何伯求。”
“解危济难何伯求”,如雷贯耳,荀彧、荀谌听罢肃然起敬,大礼参拜。
几人对话盖俊一句话也没听进去,目光炯炯的盯着荀彧,一眨不眨,连蔡邕、袁绍等人也没有使他这般失态过,可知荀彧在他心中的地位,直到何颙连唤两声才把他叫醒,随即一脸茫然道:“大兄唤我何事?”
“子英这是怎么了?”何颙暗忖,苦笑着一指盖俊,谓二荀道:“他是敦煌盖子英。”
天下诸少年,以盖子英名声最高,二荀又来见礼。
盖俊到底非常人,很快收敛了心情,大方的回礼。
“我此次来正是为拜访荀慈明,不想在这里碰上你们二人。”何颙继而感慨地道:“前次和子英一谈,已是惊讶万分,这番又听到贤侄高论,莫不是天下才智都汇聚到你二人身上?”
“世叔过誉,盖子英天下奇才,我何德何能,敢与其相比。”荀彧谦逊道。他在家乡甚有名气,可放到整个天下来看,还是一介无名小卒,何颙拿他和“射虎灭蝗盖子英”比肩,不可谓不是极高评价。
何颙笑道:“怎是过誉?汝有王佐之才。子英以为然否?”
“大兄所言甚是。”
盖俊肃然答道。荀彧现在名声不显,然而没有谁比盖俊更清楚对方未来到底取得何等惊人的成就,可以说曹操能够成为三国霸主荀彧居于首功。是以不仅没有生出不悦,反而心底透着欢喜,何颙的评价不仅是对荀彧的肯定,对他也是一样。
第六十章人情债
盖俊和荀彧相谈甚欢,他有前世经验,后者学识渊博,越聊越投机,竟如多年好友一般。
一顿酒宴吃了两个时辰有余,眼见夕阳斜倚,荀彧出言邀请道:“子英何不与世叔同来我家做客?”
盖俊心里自是一百个愿意,然他前年南下荆州为蔡琬求医,去岁北上护送蔡邕至朔方,今又扶好友陈嶷棺木往徐州,三年三请长假,也算破了太学记录。太学那方早就对他心怀不满,只是他的动机出于情义,一时奈何他不得,如今请假期限将近,再在荀家拖延几日误了归期可就真的交代不过去了。他把实情一说,荀彧只得遗憾作罢。
离别时盖俊拉着荀彧的手说道:“文若勿憾,京师、颍阴相距甚近,有时间可来京城做客,我必扫榻相迎,到时再聊个痛快不晚。”
荀彧欣然应了。
盖俊和三人作别,驾着马车缓缓向西而去。
卞薇隔着车帘轻声说道:“盖郎君和荀郎君真投缘。”
“投缘吗——”盖俊倚靠车厢,仰望悠悠苍天。
卞薇姐弟尚是首次来到雒阳,看见什么都觉新鲜,最后,马车停到一栋面积不大装饰却很华贵的宅院门前。卞薇掀帘看去,面上没有喜悦之色,反蹙蛾眉,盖因其与心目中的太学住舍相去甚远,心底不由生出被骗之感。她之所以肯来,为的就是阿弟能够受到太学环境的熏陶,并得到学习的机会。后者暂且不提,前者呢?不住在太学谈何耳濡目染?
卞秉丝毫不知姐姐为他忧虑,没心没肺的牵着盖俊的手,兴高采烈逛着大宅院。
盖胤夫妇迎出,面对盖俊好一番欢喜不提。
阿白怀胎九月,临盆在即,发福得厉害,她看着卞薇姐弟问道:“小族叔这二人是——”
“她……”盖俊想了半天,还是不知该如何回复,好友陈公尚的初恋情人?她和你有什么关系。肖似前世暗恋的人?太过惊世骇俗了吧?呐呐地道:“你……把她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好了。”说罢干笑几声,尴尬无比。
阿白低头失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