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节(1/2)
头皮说道:“父皇,其实只是区区一个韩家庶子而已,又不是大宋的栋梁之才,就凭他做的那些事,杀头也不为过。韩风接二连三的跟太子妃一家过不起,他的部下又在建康府闹事,儿臣只是跟赵相公说,叫他主持公道,秉公办理才行!”
赵昚嘲讽的笑了笑:“果然是朕的好儿子啊,见识非凡,非凡!”
恙怒的大宋官家站起身来,阔步走到太子面前,吓得这位年岁已经不小的太子,立刻恭恭敬敬的站了起来,双手垂在腿上,低头听着赵昚的吩咐。
“你是要做皇帝的人。”赵昚语重心长的说道:“天下都是你的,天下的人才也都是你的。切忌看人出身,岳武穆是什么出身?百姓人家。韩世忠是从西北军一刀一枪打出来的。辛弃疾呢?北归之人,可是文才武略均是上上之选。你怎知道他就不会是大宋的栋梁之才。朕问你一句话,如今满朝文武,叫皇城司去拿人,有几家亲卫敢于反抗的?韩风是会招揽人心,但是朕知道,他没有篡位夺权的野心。”
“他是一柄钢刀,一匹烈马,用好了,就是威力无穷的利器。只是可惜,朕觉得,你驾驭不了这样的人物。”赵昚无奈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太子妃目光短浅,你不能和她一样。朝廷需要很多种官员,才能牢固。会办事的官员,能够为君分忧;会打仗的将领,可以保家卫国;会插科打诨的小丑儿,至少也能让人莞尔。有的时候,身为帝王,要塑造出一个乃至更多奸臣来,因为,奸臣有的时候,做出来的事,十个忠臣也未必做得了。”
太子疑惑的反问道:“奸臣还有这样的好处?”
“有!”赵昚掰着手指头说道:“帝王之术,在于权衡二字。清流向来是看那些奸臣不顺眼,自然不愿意同流合污。两边便可以形成牵制,用奸臣消弱有能之士的影响力,保证皇权的安全。要知道,实力和野心是相辅相成的,你不要忘记了,我们赵家江山,是怎么得来的!”
“再则,你养了那些奸臣,自己心里有数就行,给他们的权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随时可以收回,当民怨沸腾,又或者朝廷矛盾激化的时候,推出去杀了便是,天底下人人都知道,杀奸臣的,便是好皇帝。”
赵昚伸出大手,在太子肩头一拍:“你要明白,培养一个人才不容易,但是想要捧起来一个奸臣,却是简单的很呢。这世上,无能之辈,总是比人才,多的太多了。”
太子满身大汗,听了赵昚这番话,眼前似乎出现了另一个天地。从来他都没有想过,什么叫权衡之术,什么叫帝王心术,恩威并施?只是他听也就是听了,过不几天,十有bā • jiǔ还是要忘掉的。对于太子来说,只有太子妃的话,是他不得不听的。
“那,韩风?”太子喃喃的问道。
“韩风,就算是你登基了,也不要动他。”赵昚冷冷的说道:“朕很欣赏他,如果太子妃还是一意要和韩家为难,朕袖手旁观,再吩咐别人不可以插手。那你以为,李氏家族,有多大的本事,能够和韩家对垒?”
“可太子妃怎么说也是我们赵家的人……”太子连忙反驳道。
“蠢材,你还是不懂。身为帝王,掌控天下,为己所用,便是自己的人。至于嫔妃,只是女人而已!”赵昚若有深意的看了看太子:“你再继续听这个女人的话,将来必然后悔莫及。朕是想给你留下一个人才,而你不要逼得这个人才,以及他的家族,完全站在你的对立面。权衡二字,你好好想想吧。”
太子低声嘟囔了两句,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赵昚不理会他,径直朝座椅走去,舒舒服服的坐了下来。
“李氏家族靠不住,从古到今,外戚掌权,从来都是dòng • luàn朝纲的根本。”赵昚看太子的心思根本就不在这里,说了两句,索性闭上嘴巴,挥手示意太子只管离去。看着那个肥胖的身影推开房门,远远走了出去。赵昚冷笑两声,手掌轻轻在书桌上拍了两下,喃喃叹息道:“蠢材,蠢材,这样,叫朕怎么放心把江山交给你?”
赵昚和太子这一番对话的同时,韩风正在豹组发愁,他的手里拿着一块铜牌,一手托着腮帮子,呆呆的看着铜牌。对面还坐着几名女子。
“韩大人,这也不是办法啊,自从她来了这儿,话都不说一句,我们连她叫什么都不知道。”秦燕是个急性子,终于忍不住了,愁眉苦脸的叫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