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节(3/4)
赵伏波可是个急性子,年轻人就算忙了一夜,也没有多少疲惫,只想把心中一直紧张的事情办了。
“二叔,将来这大通布岛却就要丢给您老人家了。我需要许多大宋的汉子,小孩子也要,不拘多少只要是到得了手的,多少都要!”
说起这些话时,赵伏波还有些担心。但令他没想到的是,他的话才一出口,舒柏安已经拿来了一个册子,上面的名字是《瑞玉庄丁口薄》。
赵伏波看到《丁口册》却没有伸手去接,结于费莱凯岛以及他将来想做的事情,这大通布岛上的人口还不够塞牙缝的。
“我还是只要小孩子罢,不然的话壮丁都走了,我又担心这儿的蚕桑之业会受到影响!”
赵伏波的话与舒柏安的表示,这使蒲金书都感觉自己的机会到了。毕竟想要受到赵伏波的青睐,这本事是一定要有的。
“也不必如此担心,蚕桑之事又不难。我们大哥买些人来,上了年纪的奴隶又或者女人来。尤其是后者,我看这儿的女人都不缠脚的,想必也做得了活,也可在岛上婚配。尤其两者的价钱想必了不会太高,如此大通布岛上的可以孩童、精壮尽出。
另外,中原战乱日久,逃往南方之人颇多、卖儿卖女之人颇多。只消我们要这里的海商带回话去,就可以得到许多,只是一来一回,慢则三年、快则两年只怕是赶不及。
最后,就是收买各族青壮,教以汉话与中华礼法,想必却不是为难之事。宋人之所以为宋人,原不在人是何种,而是……”
与这个蒲金书处了半日,赵伏波对他也有了几分了解。一见他打开了话匣子,忙摆手制止。
“我的金书兄,左右我们呆不了几天,回头我们船上详谈罢!”
蒲金书说到一半被堵了回去,心里好不难受,手中扇子一摆“哗”的一下打开。看那模样,心中真是有千言万语,却没有遇到一个伯乐啊!
赵伏波如何不为这件事苦恼,可眼下他能选择的资源实在是不多。尤其将来要是回大宋的话,自己手下十有bā • jiǔ都是阿拉伯人或者是西方武士,只怕到那时,难以服众。
想到这些,他又不免有些头痛。
“唉,马丁老师的火轮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来,要是有了那东西的话,就快得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