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乌纱 > 第157节

第157节(1/2)

目录

顿时又来了兴致,专门花费时间去追女人,他不愿意干,但是顺路相陪一下,他还是愿意干的,而且有个佳人陪伴,途中还多了调剂。于是他又问道:“柳姑娘准备何时动身?”

“很快,可能几天之后就可以动身了。”

张问道:“我正巧几天之后也有公务南下,现在局势有些动荡,柳姑娘何不和我一起走,也好有个照应。”

柳影怜高兴道:“那可真巧呢,既然这样,我们就相约个时间,一起走吧。”

“好,时间不早了,那我就先行告辞,过几天再见。”

“妾身送送大人。”

张问在杭州处理了几件总督府递送过来的公务,又去梅家坞看了一次沈碧瑶。本想给女儿取了名字,可沈碧瑶说要让女儿母姓,张问十分不爽,连名字也不想取了。

三天之后,柳影怜的粮船准备妥当,约张问同行。张问便带上玄月等十几个侍卫,搭粮船南下。

张问在船上给沈敬写了一封信,要他赶来温州,先考察温州地方。在张问看来,温州地处浙南,以后调兵进击福建距离也近,而且地处沿海,输送军粮可以降低消耗。只要寻到一处可攻可守、有屯田的地方,便可以作为募兵练兵的基地。

粮船很顺利就到达了温州,知府知道张问也来了,亲自带着众官吏到码头迎接。张问等人刚下船,就看见码头上各种仪仗用的扇、牌、锣鼓等物,还有大量的皂隶。一个身穿红色正四品官袍的官员躬身拜道:“下官温州知府薛可守拜见总督大人。”

张问扶起薛可守,说道:“免礼了,你叫人把船上的粮食都搬下来。温州的情况如何?”

薛可守道:“福建那边的难民成群结队北行,跨过关口就是温州地界,难民是数不胜数,下官初时为了稳定局面,向布政司请求开仓放粮,后来救也救不过来,灾民一受邪~教煽动,便为乱贼,下官只得下令戒严了。现在城下被灾民围得几乎是水泄不通,下官整日提心吊胆。”

张问指着河上的粮船道:“这些粮食是民间捐助的赈灾粮,现在城外广设粥棚,先稳住民心,难民只要还有饭吃,就不容易生乱。维持一段时间,等待总督府下一步安排。”

薛可守道:“下官谨遵大人命令。这里交给下官来处理便是,请大人先到府中休息。”

张问便坐了薛可守准备的轿子,前呼后拥进城。临近温州城时,张问看见城外果然全是难民,有的搭着草棚,有的躺在地上,密密一大片,起码有数万之众。温州城四门紧闭,城墙上排放着枪炮,布置有甲兵,严阵以待。张问见状,忙挑开轿帘,问骑马的薛可守:“温州城有多少兵马?”

薛可守道:“有守备一千人,因事态不妙,下官又发牌票,从各地召集了三千皂役,各发兵器,大户出家丁护院千余人,总兵力有五千人。粮草充足、兵器修缮良好。目前城池无忧。”

张问听罢放下心来,不忘赞扬道:“薛大人安排井井有条,守土有功,本官定然要上报朝廷。”

薛可守听罢脸上一喜,脸色仿佛立刻变得红润起来,他左右看了看,策马靠近轿子,压低声音道:“大人,您可以叫人查查,学生不是东林党的人。”

一个四十多岁的死胖子在张问面前自称学生,确实有些滑稽,张问差点没哑然失笑。不过这种情况是再正常不过的,因为张问虽然人在地方,但是京官。就像省道御史那样,巡查地方,如果地方官受到褒奖,定然会对那御史自称门生,极尽奉承,进京的时候还要备丰厚的礼金馈赠御史,以表感激之意。

张问笑道:“好说好说,只要你把军政安排妥当,配合本官办事,本官心里有数。”

进了温州城,薛可守急忙给张问安排下榻,并排来几十个奴仆,十几个丫鬟侍候,凡事有求必应,鞍前马后十分尽心。张问刚刚休息了一下,薛可守又叫管家悄悄送来了“盘缠”,让张问出巡花费。

张问心道,这厮这般阿谀奉承,虽然品行不是很好,但是从他安排温州的军政上看来,还有些能耐,最重要的是站阵营站在了自己这边。张问心下寻思,等把钱益谦搞掉了,倒可以推荐他补浙江布政使一职。只要在朝中同党的帮助下让薛可守从正四品连升三级,做上布政使,以后浙江官场的风向标就有了。

在温州休息了一晚,张问便叫薛可守寻来温州各县的县志、地图等资料,一边研究一边等待沈敬前来会合。

刚吃过午饭,曹安就走了进来,说道:“少爷,少夫人派人来了。”

张问立刻说道:“快叫进来。”张盈派来的人,肯定有事要报。

不一会,一个身着黑色衣服,头戴帷帽的女人便走了进来。张问一看装束,果然是玄衣卫的打扮。那女人先掏出一封信来,说道:“这是夫人的印信,请大人过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