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节(1/2)
飘然,有些眩晕,他竭力压制着兴奋,柔声说道:“凤儿,你不要骑马,我让三娃子弄辆车来。还有,这段时间不要剧烈动作,要注意休养和饮食,多吃好东西……”一边说着,石青跃下战马,扶祖凤下了白夜。
“嗯。好,凤儿知道……”祖凤垂头应承,也不知是害羞还是兴奋,耳垂、脖颈尽皆是浓郁的绯红。
何三娃临时拼出一辆马拉大车,石青扶着祖凤上车坐下。恰好王龛集结罢队伍过来请示是否开拔。
五万整编新军和王朗的关中人马把全豫州分割成豫西北、豫西、豫东、豫中四个区块。石青、王朗、孙威、丁析各自负责一个区块。为防止胡人逃窜或与大晋方面勾连,豫南之地没有安置胡人。石青负责豫西北区块麾下除了三千亲卫骑就是王龛统带的一万五整编新军。
石青说了声“出发”,一万八千人随即循路向东南阳翟而去。
阳翟是颍川郡治所,是颖水上游最后可以通行货船的区段,在大运河没有开通的时代,阳翟是从长江出发的大晋粮船北上能够到达的最靠近黄河的渡口。鉴于需要赈济的地区主要是豫州和黄河以北的枋头、乐陵、渤海等地,阳翟便成了大晋粮粟交割首选之地。
阳翟距离嵩高约莫七八十里,一万八千人马上午出发,天黑后又赶了一个多时辰的夜路,亥初时分抵达阳翟对面的颖水北岸。随后接到郗愔送来的消息,言道粮船距离阳翟还有一夜航程,明日清晨可到。石青遂命令大军就地扎营休息,冬日水寒,士卒禁受不住,只能等大晋船队到来后借用粮船架设浮桥。
十二月初八辰初时分,郗愔率大晋船队准时抵达阳翟,粮船在对岸渡口泊下后,他乘一艘小舟来北岸见石青。见面叙过礼后,郗愔说道:“大将军。冬日苦寒,船工不愿北上,是以……”
石青一笑道:“郗大人勿须多说,这就和石某一起回邺城取传国玉玺吧。不知朝廷是否特地安排了‘迎玺使’没?是否准备的有回归仪式?”
石青如此痛快,郗愔乐的哈哈一笑,道:“朝廷安排扬州殷刺史为‘迎玺使’,殷刺史在羊市准备好了仪式。至于传国玉玺在中原的南下行程则是民王和大将军该当操心之事,朝廷不会过问……。”
顿了一顿,郗愔又道:“从邺城到羊市很有一段路程,有这段时间筹措,传国玉玺抵达羊市之时,朝廷后续的船队也该抵到淮河啦。”
“是应该到了。”石青饶有意味地看向郗愔,正巧郗愔也看过来,两人目光一碰,相视一笑,一切了然于心。
羊市就是双方钱货交割的地点。
过了一会儿,石青开口道:“想来皇上和朝廷诸公盼玉玺南归如久旱盼甘霖,我等该当体谅江东父老之心,早早护送玉玺南下才是,郗大人,要不我等这就启程回邺城奉迎玉玺,转运粮草之事交给王龛和景兴处理?”
郗愔喜道:“大将军如此体恤皇上心思,真乃忠臣良将,如此最好不过。”
两人一个急着把天命所归的象征献给建康朝廷,一个急等着拿粮粟赈济救人,都不愿有半点耽搁,各自安排了善后事宜,就急匆匆联袂北上。
第二十一章不怕死的女人
亲卫骑留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市)由郗超统带,帮助王龛部转运粮粟。石青携了祖凤、何三娃等二十骑亲卫和郗愔一路轻车简从,于十二月十六回到邺城。
甫一进城,右长史王亮便领着一位英气勃勃的中年文士迎了上来。留守冀州的王亮在邺城出现原本让石青有些意外,待眼光落到另一人身上时,他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另外那人他见过两面有点印象,乃是燕国河间郡太守封裕。
果然不出所料,王亮上来禀道:“大将军。燕国南下拜偈朝廷使者皇甫真以及朝廷并州宣诏使谢攸在回转幽州时双双离奇失踪,燕王遣河间郡太守封大人前来邺城追查此事。”
“嗯!竟有此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