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节(2/4)
扑扑扑——
暴雨泼打般一阵闷响,数十名豫州军中箭倒下,弓箭手统带见势不好,心慌之下,距离也算得不是那么精准了,只连声叫道:“点火!射——点火!射——”
火箭腾空而起,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随即擦着战船边缘坠落河水中。第一轮箭矢没有造成给对手带来威胁。
火箭燃烧的箭镞受时效限制,发射火箭不能像平常箭矢攻击一样进行统一指令。弓箭手统带一旦下达命令,弓箭手便按照点火、张弓、射击的流程自行散射。
豫州军射出的第一支火箭尽皆在射程之外,到第二支射出的时候,前面的两艘战船靠近了一些,已经进入了豫州军打击范围之内。战船目标大,只要进入射程,很容易被火箭射中,两艘战船中了几十支火箭,船上的水手一边来回奔走扑火,一边驾驶着战船坚定地向码头靠去。
“嗡嗡嗡——”
箭矢如蝗,双方你来我往,相互攻击。对射之中,双方距离越来越近,衡水营两艘战船渐渐靠岸。
“轰——”一声大响,其中一艘战船船帆冲起熊熊火焰。这张船帆同时被几十支火箭射中,船上水手来不及扑灭火头,火焰便已大了起来。船上水手还不在意,上面的乘客却哄地一声炸开了锅。这是深水地带,他们其中大多数不会水。
“不要乱!拍杆——准备!”苏忘扬声大喝,他正好在这艘船上。
拍杆顾名思意就是拍打用的长杆。战国时代水战之时为攻击敌方船只,有人在己方战船上设置了一种外形像翘翘板的装置;这种装置一端用绳索固定,是为操纵端;另一端绑缚重物探出战船,是为攻击端。水手操纵船只,将攻击端移转到对方战船上方,然后松开操纵端的绳索,带有重物的攻击端会疾速砸下去,给对方船只造成极大的伤害。这就是最初的拍杆。
大晋退居江东之后,特别重视长江的防守,不仅建立了一支战力远在北方诸国之上的水军,还改良了不少水战利器;拍杆的改良就是其中之一。
大晋改良的拍杆呈“v”字形。构成“v”字的两跟木杆,一个是固定用的,一个是活动或者打击用的;固定杆上面调有轱辘,轱辘上有绳索与活动杆相连;活动杆一端包铁,特别沉重,专用于打击;不用的时候,活动杆可以放倒在船上,需要之时,拽动绳索就可将包铁部扯起来,打击两三丈内的目标。不仅非常方便,而且可以灵活地调转一定的打击角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