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节(1/2)
阔别已久的河内。
氐人撤进轵关后,河内郡成了真正的无主之地,石青把这视作与并州军的缓冲地带,除了派遣斥候例行出没之外,没有迁移一户人家过来。事实上,青兖、枋头等地也没有多余的人丁需要迁移。此时的中原到处都是荒废的土地,成为珍稀之物的是人丁,不是土地。
张沈大军没有在河内停留,出轵关后径直向东。两天后,抵达修武。望着修武城头上飘扬的新义军旗号以及守军忙碌奔走的身影,张焕失声叫道:“糟糕!兄长的枋头策略没能达成。修武敌军没有去救援汲县。”
“不管那么多,既然出轵关了,就一路杀过去!”张沈双眉一挑,厉声喝道:“库傉官伟!汝率人先攻一阵,试试敌军防御如何!”
第六十五章全面开花
“本帅相信邺城诸君,相信黎阳张温,相信魏统、陈然、左敬亭……他们应对得一定会很好!定不会让张遇、张平的图谋得逞!”
石青如是说,既是坚定牵挂枋头的权翼等一干将领的信心,也是坚定自己的信心;然后继续投入到和燕军的交涉之中。
燕国在邺城等地肯定布有细作,慕容恪早晚会知道张遇出兵的消息。石青没有奢望瞒住对方,他在意的是慕容恪知道的“早晚”。这个“早晚”是以燕、魏两军脱离接触为界限,知道的早,慕容恪不会放过打击邺城的良机,肯定会重启战事,让石青首尾难顾。知道的晚,当魏军在冀州北部一线布置好防御之后,留给他的只能是遗憾和后悔。
这段时间,石青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尽管内地里忧心如焚,表面上除了不时流露些对‘故去的未来岳丈’的哀痛,他不敢露出半点急躁神色。
四月下旬,就在石青“慢条斯理”地与燕军和谈、撤军、善后的时候,司州、枋头两地战事全面爆发,如火如荼;豫州军、并州军在金墉城、荥阳、汲县、淇河渡口、获嘉、修武六地和新义军、黎阳张温部一攻一守,展开激烈的争夺。其中金墉城和汲县两地战事尤为激烈凶险。
四月十九,豫州军开始强攻汲县;当天在汲县东、南方向的护城河上填出十余段土垄通道;次日,一万豫州军扛着云梯、推着撞车,分三个波次轮替向东城、南城发动攻击。云梯蚁附登城,撞车猛烈地冲击城门;张遇手持长刀抵近城下亲自督阵,豫州军士卒不敢后退,拼命地向前冲击,攻城之战初一展开,就给城内守军带来极大压力。
汲县城池比较简陋,四道城门直通城外,其间没有修筑防御用瓮城。鉴于此,张遇把突破重点定为城门,云梯蚁附登城的攻击只是为了分散数目不多的守军。张遇和一千亲卫不仅是督战队,还是攻坚预备队,一旦城门被撞开,他将亲自带领这支精锐杀进城。
魏憬知道城门的重要性,这两天不仅在东、南两个城楼一带储备了大量的滚木、石块,每个城门还安排了两百名防守士卒,两百人似乎不多,却已占了守军的两成。
双方甫一交手,战事就进入了白热化。
“冲——”豫州军士卒喊着号子,推着撞车撞向城门。
“咚!”地一声闷响,撞车狠狠撞击着城门,城楼震颤着,灰土簌簌下落。
“退——”撞车撤后几步,拉开一段助跑距离,随后再次向前冲撞。
头顶上石块、滚木雨点般砸下来,每前击一步都可能有人倒下,这时候除了乞求老天保佑,除了推着撞车拼命向前冲,豫州军士卒没人敢后退逃走,否则死得会更惨。
豫州军弓箭手在城下进行反击,箭矢集中向城楼一带倾泻,城上守军的弓箭手太少,无法压制豫州军。于是向下抛掷滚木、石块变得非常危险,有的守军举着石块刚从垛口探出身就被箭矢射中,然后连人带石块一起砸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